【乡村!乡村!】农民买房不在城镇落户

只要城里有房,是市民还是农民,对人的生活基本没啥影响。而户口留在农村,保留农民身份,则有不少现实和潜在的利益,例如申请批基建房,征地等。但就整个农村来讲,农村一直在失血,农民的资金流向城市,如在城市购房,却任凭农村的老房失修、坍塌。孩子学业有成,大多留在城市。

责任编辑:蔡军剑 实习生 王彦入

当前,许多农民在城镇工作生活,却不在城镇落户,影响了城镇化进程。对此,有专家认为是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限制了农民到市民的转换,对策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的政策。

事情果真是这样?我们先看一个身边的实例,它折射的是城镇化的另一个面。

我所在的浙江永康,是全国百强县,经济还算发达。2008年夏天,为了换购,我卖了位于市中心的套房。买主是一对四十不到的本地农民,男的在外省跑生意,女的在市区上班。他们共有两个孩子,大的升初中,小的将上小学。买房最重要的动力是想让孩子接受市区相对优质的教育。

房屋过了户,我有个担心:买方的孩子要上学,必然要把户口迁到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0)


回复

2013-12-19

.

回复

2013-10-10

连地都没了还被称为农民?

回复

2013-09-18

要個城市市民身份幹嘛呢?不懂。

回复

2013-09-17

本报道中忽略了“大众农民”,而特化一个“成功农场主”!中国是否在走吞噬农民空间的道路,让土地掌握在少数“农场主”手里,并美其名曰“机械化生产,提高生产和利益的最大化”,而让“大众农民”从“农民工”变成城市里众多的“没房,没车,没女人”的三无低碳群体~~~~还有更好的发展道路么?不知道!

回复

2013-09-17

户籍制度改革当然是城市化的一部分,但是它却不是城市化的最终追求。消除二元城乡体制才是最终目的,即没有城乡差别待遇,如果实现这一目的,那么农村人是不愿意来到城市的,亦没有动力获得城镇户籍。文中,作者讲述自己至今仍没有获得城镇户籍,原因无非如下:既为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已有城镇户籍之实(已经享受到城镇户籍待遇)。文中所讲,农村人买房最重要的动力是想让孩子接受市区相对优质的教育,既然男的在外省跑生意,女的在市区上班,那么即使没有城镇户籍也具备了让孩子接受优质教育的条件。不知,作者是否考虑到了这些。

hnhjf598
回复

hnhjf598

2013-09-17

什么是农村户口,身份证和户口都已迁回农村原籍,为什么还是不能享受农村户口一样政策?

回复

2013-09-16

圈地、圈钱,何乐不为~~

回复

2013-09-15

一些偏远农村衰败我看是一个很自然的事(城市中、周边则是融入城市跨步发展)。既然要城市化,那必然是人口从农村走入城市,人口减少后,如果没有新人口的来到,自然不能繁荣起来。而且工业化社会,公用设施建设很难每个村都搞得像城市一样,这样不经济也不合理,最经济合理的方法还是人口聚积在城市,公用设施能够发挥出其最大的功效。农村要发展,最关键还是啊让土地流转起来,但不能任意转变土地用途,只有规模化才会有资本进来。农村落后于城市的一大原因就是小散,小是指土地分隔得太小,且无法正常流转,使资本无法进入,无法完成规模农业、农业工业化的过程,使农业效率低。散是指自然村落太多,不利于土地利用,自然村落过多的原因也与户口制度及中国封建社会一直以来人口束缚有关,要让人自由离开,要让人自由进入,这样聚镇成市,聚村成镇,人们能更充分享受到现代化带来的便利。走出交通不便,基本没有公用设施的乡村,基本上每个人都会这么走,无论为了经济利益还是个人生活、还是子女教育,其实本来就不容易,Gov更不应该再加一道户口的门槛了。

回复

2013-09-15

都是为了利益,现在农村户口可吃香了,

回复

2013-09-13

这位官爷,你都说了人家现在男的在外省跑生意 女的在市区上班,这样还是什么农民?户口制度却是代代相传,父母是农民儿女也是,其实就是一种种性制度了,当然如果出生在城中村那就是高等人了。分钱分房 共产主义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