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书留痕录

我在父亲的书橱里,找到当年取回的这批旧书,大部分没有书主留有的印记,也即当年,它们离开主人,便失去了DNA。不管有无印记,1966-1978年这个时间段,一代年轻人的“地下”阅读,便是在无数散失民间、无数陌生人的藏书中完成的。

责任编辑:朱又可

人人明白,所谓自家藏书,已埋入书堆深处。 (何籽/图)

2013年8月,上海书展前期,相关单位做一宣传册子,约我写书展感想。人山人海的彩色场面,却让我想到1978年,我跟父亲走进上海龙华飞机场领书的灰色回忆:

一座灰色大房子,聚集了巨量的旧书,无数的人,景象暗淡,恒河沙数一样的旧书,气味、声响、光线,灰尘烟雾,如每一位来者的内心记忆。人人低首无语,在小山似的书堆里翻找。灰色大海一般,垃圾一般的旧书破书,源自1966年无数的上海家庭,在敲锣打鼓的喧闹中,热烈口号声里,被一一捆扎,装上卡车或者推车,锁入冰冷的库房或阴暗防空洞,沉睡了十几年,然后转运到这巨大的场地上,重现天日,静待主人的认领。不少图书已受潮霉烂,鼠啮虫蛀,发黄变质。不断有人进入这间伟大的飞机库房,被眼前破败、杂乱而恢宏的场景吓住,每人手执一份“书籍发还通知单”。父亲的清单数量207本,属于他的书籍,他最熟悉,最喜爱的藏书在现场哪个角落?父亲的手指微微颤抖。

1966年夏秋,不少“有文化”的单位,勒令当事人自动交出“有问题”藏书,开具清单;部分抄家队伍上门行事完毕,出具一份列书名、数量的清单,事主签字留底,这也许是上海人比较仔细的习惯。等到运动结束落实政策,发还抄家物资阶段,收到通知单,便可以前去认领抄没之物。当年更多的家庭,应该得不到这类清单,也就得不到这样宝贵的机会了。

茫茫书海,书多到无可立足,灰尘扑面,气味复杂,难以呼吸。门外有专人把守——每位书主,找不到自己的书,按规定,取回清单同样数量书籍即可放行,只是,很多人到此的初衷是寻找自己的书,找自己年青的相貌,有寄托的笔迹、印鉴,也许只为一句题签,某某书第32页夹有的一张枫叶,或一根头发,书有种种复杂的附加意义,面对这等场面,无人管理,无分类,无识别标志,真叫人抓狂。

人人明白,所谓自家藏书,已埋入书堆深处。无数的希望,过渡为无穷的怨恨,书即刻成为宣泄对象,人人乱翻乱抛,满眼陌生纸本,听凭无数双手的翻动,撕扯,无数皮鞋布鞋踩踏,仿佛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李夏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