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错位 革命者、慈善家及公仆意识

嘴上说着革命时期的奉献者圣徒语言,以为替大众管理财富自己就是慈善家,以为给大众做事是做慈善,以至于听到感激和赞颂为常事,这样的人迟早会出事情,因为他没有最起码的觉悟:一个打工仔应有的职业意识。前香港特首曾荫权上任时说的那句话:打好这份工!把权力关进笼子里,重要的条件之一,就是让每个手中有权者,知道他不是英雄,也不是慈善家,他只是一个“打工者”!

责任编辑:朱又可 实习生 龙健 葛佳男

在革命时期英雄时代,“奉献”是个充满意志力与精神高度的词,过去常听说,也有人这么做;现在也有人说,但真做的少了。奉献的内容就是有篇文章里的一句话:“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有两种人能到此境界,一是圣徒,二是革命志士。这两种人都是在非常时期出现的非常之人。饥荒年代,只有一个窝头,递给了他人,却饿死了自己,这是圣徒之举。战争年代,用自己的身躯堵住枪眼,或是把自己的脖子伸进铡刀,让战友赢得胜利和生命,这是志士之举。在艰难岁月里,多讲奉献,常常有惊人的作用,如新中国成立之初,饥荒岁月,我常常在饿得脸色发青的同辈人中听人讲“全世界还有三分之二的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也许这是一种宣传,但我却常常感到,说这样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李夏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