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皇权的持续强化

两千年的历史经验证明,专制体制除非变得更加专制,否则皇帝就会担心自己的权力被削弱。所谓两千年所行之政皆为秦政,实在是秦政的一个个加强版;而猜防是皇帝专制心思的本质,是强化专制的心理动力。皇帝的“猜防”越甚,专制心思也就向着强化专制的方向自然而然地用力。

责任编辑:刘小磊

皇帝的心理有多阴暗,则天下的人心理就有多阴暗。图为康熙戎装像。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两千年的历史经验证明,专制体制除非变得更加专制,否则皇帝就会担心自己的权力被削弱。所谓两千年所行之政皆为秦政,实在是秦政的一个个加强版;而猜防是皇帝专制心思的本质,是强化专制的心理动力。皇帝的“猜防”越甚,专制心思也就向着强化专制的方向自然而然地用力。

大一统的形成

中国历史上,有两种统一的模式。一种是夏、商和西周的“天子-诸侯”模式。按照这种统一模式,那时候的天下,是天子、诸侯各治其民。天子为“天下共主”,从大的方面来说,就是统领天下诸侯,抗衡周边蛮、夷、戎、狄的侵扰,并维持内部的和平。商征服夏,固由于军事上的胜利,但真正让诸侯承认其取代夏之“共主”地位的,是向诸侯承诺“各守尔典”的原则不变。同样,周灭商之后,能让诸侯承认其“共主”地位的,也还是向诸侯承诺“宅尔宅,畋尔田”(编者注:住原来的地方,种原来的土地)。可见,夏、商、西周各自的“天下共主”地位,主要针对的是外部入侵,内部则是诸侯自治。

但是,夏、商、西周时期,这种统一体内部,兼并战争也在不断进行,并且愈演愈烈。夏禹时的“诸侯万国”,到了商灭夏,已是“诸侯三千”;再到西周灭商,则是“诸侯千八百”;而到了春秋初年,只剩下“二百二十四国”;及战国之世,列国不过十余,而以齐、楚、燕、赵、韩、魏、秦为强。

兼并战争最终破坏了社会原有的组织,基层的村社共同体解体了,世袭的贵族领主制度荡然无存。而在这一过程中,社会的道德风尚也被摧毁;其中最严重,对后世影响最深刻的变化,就是“矜(恃)势力与尚诈力”,成为社会上下的普遍行动准则。而各国君主则越来越专制,为达到集权于一人的目的无所不用其极。

西周时,“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观念,还仅仅是周天子对天下的一种主权宣示。但是到了春秋中期以后,所谓“封土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反映的则是各国君主对土地和人民的实际控制。盖其时,诸侯“政事”的最终目标,就是追求“广土众民”。于是乎兼并加剧,争霸彻底地演变为吞并,“统一”的目标不再是做“天下共主”,而是“并诸侯,吞天下”的“大一统”。此中,自然而然就埋伏着一种由一人专制天下的趋势。

皇权总是趋向专制的

秦始皇统一天下,实行由皇权专制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这种统一模式的结构特点,就是天下为郡、县的官僚化统治。于是,历史上的分封制被彻底废除了,“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这样的制度设计,显然是借鉴了历史的“经验教训”。而其立意,表面上是追求天下大一统,本质上却是追求皇权的排他性,彻底消除对皇权任何可能的觊觎与竞争,以使其皇位可以平平安安地“二世、三世,至千万世,传之无穷”。从此以后,即便是分裂时代,国家无论大小,皇权总是趋向于专制的。

然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始皇帝的“以史为鉴”,对历史上诸侯、卿大夫擅用天子的“礼乐征伐”之权,以及天子、诸侯、卿大夫子弟争权并酿成祸患的经验教训是记取了,但是对诸如“陪臣执国命”(编者注:家臣把持国家权力)这样的历史事实就重视得很不够。所以,当时设计的皇权专制的中央集权政治制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李夏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58)


回复

2013-12-09

回去好好读书,多用脑...真是...都什么啊,乱过来评

2013-12-08

明朝没有文字狱?开玩笑吧...

回复

2013-12-08

明朝没有文字狱?开玩笑吧...

2013-09-21

明朝有文字狱?开玩笑吧......

回复

2013-09-24

专制的中央集权有利于大一统,有利于社会资源高效利用,说到底还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民主体制有利于公平正义,但纵容了民谇主义,容易形成福利透支过度的危机。容易形成兵源上的娇橫畏战。小国林立,民少官多局面。 如何使民主与专制取长䃼短,形成更完备体制,是中国这种具有大一统传统意识形态的国家应该探索的真正道路。

回复

2013-09-22

明清兩朝的文字獄與紅朝相比真是小巫見大巫。ZG目前继续严厉清理网上言论,打击“网上诽谤造谣传谣”行动不断升级。很多分析人士认为,ZG政府强化网上管控的目的,显然不只是打击谣言,而是企图以整治谣言为借口,打压批评执政党和政府的声音。“(VOA報導)南方週末要頂住。

回复

2013-09-21

明朝有文字狱?开玩笑吧......

老哥重新登陆
回复

老哥重新登陆

2013-09-16

想说明什么?

回复

2013-09-16

说到底,其性质还不是推翻皇帝做皇帝。不知会不会有所改善。

回复

2013-09-16

“阳为道德、阴为私利”,是专制体制下官员的嘴脸;“宁与友邦,不与家奴”,是专制体制下对待人民的态度。这两点说明了时下的一切。

回复

2013-09-14

你敢不敢再往后分析一百年。

回复

2013-09-13

中国的悲哀在于推翻专制的皇权的政党,又热衷于专制!

woyouyijian
回复

woyouyijian

2013-09-11

两千年的历史经验证明,这样的专制体制除非变得更加专制,否则皇帝就会担心自己的权力被削弱。所谓两千年所行之政皆为秦政,实在是秦政的一个个的加强版。而猜防是皇帝专制心思的本质,是强化专制的心理动力。皇帝的“猜防”越甚,专制心思也就向着强化专制的方向自然而然地用力。

回复

2013-09-11

影射得很明显嘛。

回复

2013-09-11

对事物的看法从来就应该是多面性的,不应只看到皇权的专制,为什么不看皇权下经济蓬勃发展,为社会提供了更好发展保障,难道“贞观之治、康乾盛世”都是子虚乌有?专制和民主绝不是对立的,在人的本性面前西方的民主本来就是笑话。

回复

2013-09-11

科举也还有规则。现在有但都没用,完全给权力代替规则了。

回复

2013-09-11

好文拜读!

回复

2013-09-11

好文

回复

2013-09-11

少见的文章 多次拜读

回复

2013-09-11

中央集权制是不符合社会主义新型民主制度的。我们应该立足国情,借鉴外国的分权制度,创立适合自己的人民民主制度。

回复

2013-09-10

这是对现在时局的影射吗?

回复

2013-09-10

说到底就是无信无义、无法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