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届人大,十年修法 预算法考验中国

预算法修订启动于2004年,其间两度成立起草小组,至今已跨越三届人大,依然再次失约。这部“亚宪法”十年艰难修法的背后,是不同利益的激烈交锋。值得期待的是,决心改革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新一届政府,将如何安排这项至为重要的半拉子工程?

责任编辑:肖华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张玥

预算法十年修法,至今未成,目前依然处于各种力量的僵持之中。 (CFP/图)

预算法修订启动于2004年,其间两度成立起草小组,至今已跨越三届人大,依然再次失约。

这部“亚宪法”十年艰难修法的背后,是不同利益的激烈交锋。值得期待的是,决心改革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新一届政府,将如何安排这项至为重要的半拉子工程?

预算法修正案三审并未如期到来。

2013年8月2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开幕,预算法修正案三审未被安排在会议审议之列。此前的4月下旬,人大常委会第二次委员长会议曾将预算法修订列入2013年立法工作计划,并载明“8月三审”。

多位关注预算法修订的学者告诉南方周末记者,2013年之内,不会再进行三审。

“从表面上看,公共预算是政府关于未来某个时期的收支测算,是个让人乏味的会计问题。然而,从根本上看,公共预算的本质是一个国家极其重大的政治问题。”美国华盛顿大学政治科学教授列维在其《统治与岁入》一书中告诉读者,“一个完整的政府预算报告可以告诉我们,谁从政府这里得到了政府能够提供的好处,谁又承担了成本。”

作为一个国家预算管理的基本法律,预算法因此素有“经济宪法”、“亚宪法”之称。但正因为对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产生着深刻影响,这部法律引来各方利益艰难博弈——自2004年起中国预算法开始修订,至今已有十年,其间多次延期“跳票”。

这次再度延期审议的背景,是2012年7月人大在网上公开《预算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审议稿》(以下简称二审稿)进行意见征求之后,引起学界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弹。

至于延期的直接原因,一种说法是,新一届政府在此背景下决定推倒重来,大幅修改预算法,待与之密切相关的财税改革总体方案确定之后再进行三审。

不过,业内也流传说,这部法律最重要的规范对象——财政部——依然主导着修法进程。财政部网站文件显示,2012年其已着手推进起草新的《预算法实施条例》,并已完成初稿。

事实究竟如何,权威部门尚没有给出说法。修订了十年的预算法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李夏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