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倒黄白】农村学生的竞争优势
要申请美国大学,你把中国的农村生活经验直接写入申请表就是。你可以写自己怎么根据农村经验为古文古诗洗出当年真面目;你还可以写如何为小学生补课,或督促邻居给新生儿打防疫针;或告诉某大叔,种子站供应的外地良种应该先种三分之一面积,试过了没有水土不服,才能全面推广,等等。即使在高度工业化的国家,农村经验仍然受人尊重。
责任编辑:蔡军剑 实习生 刘伟峰
即使在高度工业化的国家,农村经验仍然受人尊重
2013年7月4日的《南方周末》,刊登了浙江嘉兴市一中杨胤同学的来信,题为《贫寒子弟的竞争优势》。信中说:暑假来临,班里不少同学报了各种各样的进修班。但是,“全国到底有多少同龄人可以共享这些资源呢?……在知识、信息日新月异的今天,社会各界有识之士也该设法帮助贫寒子弟扩大竞争优势、开阔眼界。这,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题中之义!”
贫寒子弟是否有竞争优势?仅是一般而言,笔者倒也说不上来。不过,有一个与贫寒子弟高度复合的群体——农村学生,愚意以为,还是有相当竞争优势的。
首先,非常明显的一条,中国传统文化是农耕文化,如果你有农村生活经验,必然有助于理解古文古诗。比如,李白有首小诗《秋浦歌》(其十四),古典诗歌中很少见地描写冶炼作坊:“炉火照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