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何怀宏《新纲常》

如果人活在坩埚里,不熔化的东西,实在不会很多。我们的社会,或许不是缺少道德信条,而是道德本身,变得不那么重要,不那么有约束力了。如果是这样,又该怎么办呢?

责任编辑:刘小磊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何怀宏 (南方周末资料图)

如果人活在坩埚里,不熔化的东西,实在不会很多。我们的社会,或许不是缺少道德信条,而是道德本身,变得不那么重要,不那么有约束力了。如果是这样,又该怎么办呢?

何怀宏教授的新著《新纲常》,把一个老问题带到我们面前:中国当前社会的道德状态,是否糟糕?——在历史中有若干次,时人形容自己的处境为礼崩乐坏,然而每次之后,又都能重建伦理秩序,历史的读者,对古人这种阵发性的抱怨,给予的同情并不很多,我们觉得那有点大惊小怪。自古以来,包括在我们的时代,年长的人喜欢感叹今不如昔,假如他们是对的,我们的社会还能维持,只能说是奇迹,但假如他们是错的,我们的社会,又早该不是这般面目。当听到许多年轻人,对时代风气,有悲观的结论,我开始觉得或者是有一点糟糕了,但本心中,我对这个问题,是有点乐观的。

比如说,《新纲常》回顾了五四以来对旧“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批判。就在前几天,有这么个新闻,一个人在“文革”中揭发自己的母亲(她后来被枪决了),现在公开忏悔。这类可怕的“大义灭亲”故事,给人的印象最深,我们一听之下,脸色变白,如果有什么可能帮助避免这样的人伦悲剧,哪怕是旧的“三纲”,我们也要先抓在手中,我们希望有一批信条,烙在每个人的心中,当处境逼仄、人将要做出可怕的事情时,那些烙印就发烫,甚至发光。还记得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吗?有时候,我们盼望我们(或自己之处的别人)也是机器人,能够被定律阻止。

当然,旧的“三纲”所调整的,并不是普通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李夏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9)


回复

2013-09-30

中国今天处于价值乱世,再说道德立国,无疑自欺欺人,首要的还是法治,严刑峻法才是重点。而这个问题的障碍则在于政府,因为官员的既得利益主导着政府没有实行法治的自觉性。再者没有监督的强大力量。

回复

2013-08-23

100多年来,中华民族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所追求的民主政治在今天仍然没有实现,什么时候中国实现了由人民来选举政府、由人民来监督政府,中国的一切问题都可以达到完美的解决。政治清明,人民善良,反之,刁民辈出。

回复

2013-08-23

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空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反之,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是胡适说的话吗?

回复

2013-08-22

有人讲儒学家就是戕害人性的秩序维护者,当我们真实的体味儒文化的信仰结构时我们是不是会惊叹他们的最高守则恰恰是站在了道德最高标尺的最高刻度上。当然他们没有办法同一批有组织能力的最具权势的团体相抗衡。人性的区别在于有些人做了道德范围内的事,他们选择承担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而有些人则不然,他们放弃了自己的守则。不同的年代可以有不一样的价值诉求,但是道德的底线和内容在人的环境建设方面是基本延续的,如果我们诋毁或者完全的反叛早已深植我们社会血液的基本道德标准是异常危险的灾难,这样所产生的动乱和惶恐在上个年代已经展现的淋漓尽致。至于我们现在的社会扭曲,到底问题出在那里?也许真如柯教授所讲道德本身是否还有足够的约束力攸关。也许我们强调的道德做为社会的约束机制已经被新的社会价值所取代,而这种社会价值正好阻碍了道德的灵性。犬儒注意的大肆盛行不是没有缘由的,到底是基于利益场上的权衡还是社会发展的大架构瘫痪了人的意志?但愿看完之后能够找到一点答案!

回复

2013-08-21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没有道德的社会,就是一个肮脏的社会。如果失去了道德人与人之间哪来约束力,又怎能有公信更谈不上信仰,更何况一个民族又有什么凝聚力。迫切重建道德的规范才是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国家的政治稳定是社会和谐温馨的保障。所以到的是不能沉沦的。

回复

2013-08-20

这是让人深感忧虑的问题,或许,重建道德、重建信仰是当前压倒一切的东西。

 鸣一鸣
回复

鸣一鸣

2013-08-20

只要政治长治久安,道德秩序自然会重拾。

回复

2013-08-20

最近看王阳明的书才知道儒家的最高的道德标准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也是千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可惜的是我在学校学习、在社会实践的都与此无关。这些在1949年后都成为“垃圾”而把大量的垃圾都当成了宝贝。我们这个社会还能好吗?

凌凌漆1990
回复

凌凌漆1990

2013-08-20

如果人活在坩埚里,不熔化的东西,实在不会很多。我们的社会,或许不是缺少道德信条,而是道德本身,变得不那么重要,不那么有约束力了。如果是这样,又该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