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恒天然

2013年8月2日,恒天然集团上报其生产的浓缩乳清蛋白粉被检测出肉毒杆菌。尽管早在四个月前,恒天然已发现异常,但涉事企业始终没有收到“任何的警示”。是谁第一个发现了恒天然浓缩乳清蛋白粉中有肉毒杆菌?又是谁为恒天然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曹海东 助理编辑 袁端端 实习生 廖钰娴 赵盼盼

近年来,“奶霸”恒天然呈现双面形象:一面宣称是天然、安全的新西兰乳制品代表,一面却事故不断。 (何籽/图)

是谁第一个发现了恒天然浓缩乳清蛋白粉中有肉毒杆菌?又是谁为恒天然保驾护航?一向低调的恒天然为何会改变全球战略?是什么原因让它成为全球“奶霸”?

深夜急电,玄妙细节

在这个酷热的8月,外资企业高管像往常一样享受着悠长假期,而恒天然集团的一通“深夜急电”改变了一切。

简单点说,恒天然集团——全球最大的乳品原料供应商、新西兰最大的乳品合作制企业、中国乳业迄今引入的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出事了。

2013年8月2日,恒天然集团(下称恒天然)向新西兰政府上报其生产的浓缩乳清蛋白粉被检测出肉毒杆菌,达能、娃哈哈、可口可乐、雅培等国际巨头食品企业均受波及。

事实上,早在四个月前,恒天然已发现异常。但在漫长的缄默期,涉事企业始终没有收到“任何的警示”,仅比公众早几个小时获悉事故。

“我们感觉像只替罪羊被突然抛了出去。”一位涉事乳企高管说。据悉,相关乳企与恒天然合作条款中一直有防范原料质量风险的及时告知义务。

恒天然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认为,他们迅速行动、开放透明,“在一周时间内就把一个潜在的全球食品安全威胁控制住了。”

玄妙的是,其中一家涉事公司高管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此次肉毒杆菌的发现,并非恒天然自查的结果,该公司在数月前奶粉质量检测时发现了亚硫酸盐还原梭状芽孢杆菌(SRC)异常,倒逼恒天然进一步排查原料菌落指标,最终发现问题。

恒天然并未正面回应上述问题,只是委婉地说,他们是在对一个客户的产品进行常规检测时发现上述问题。

“三鹿事件已经给恒天然上了沉重的一课,它将再也不会允许自己失去对食品安全的控制和召回的权力。”新西兰林肯大学农业管理系的基思·伍德福德(Keith Woodford)教授如是解释。2005年,恒天然收购三鹿43%股份。

这次,恒天然确实完全掌握着信息发布权——发出第一次公告后,恒天然又加急第二次补充公布,合作伙伴们只能跟着修正应对方案。

雅培成为了第一个“中枪者”。8月5日,恒天然公司CEO西奥·史毕根斯在道歉发布会上留下了一个不愿公布姓名的“神秘客户”。媒体随即推测是雅培公司。

而8月14日,恒天然的公关公司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雅培就是这家没有名字的客户。

“从时间上看根本不可能,雅培没有隐瞒。”雅培公关负责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恒天然8月2日第一次传递给他们的信息是,“雅培没有问题”。两天之后,恒天然再度通知“雅培可能受到影响”。随后,质检总局发出召回通报,但8月12日,质检总局已确认召回的产品安全。

这起扑朔迷离的事故中,有待确认的细节还有很多。比如,至今无人解答&ldqu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Ashley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