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精选】梁山是劫富济贫的吗?

小时候读连环画,知道梁山好汉是“劫富济贫”的。长大后细读《水浒》,却发现不是那么回事。梁山好汉在多数情况下,是“劫富而不济贫”的。智取无为军,攻破高唐州,克服曾头市,打下东平府都是将应有家私、府库财帛、仓廒粮米全部装载上山,不留一粒。

小时候读连环画,知道梁山好汉是“劫富济贫”的。长大后细读《水浒》,却发现不是那么回事。梁山好汉在多数情况下,是“劫富而不济贫”的。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的目的本来就不是为了“济贫”,用总策划吴用先生的话说,不过是“取此一套富贵,不义之财,大家图个一世快活”。后来东窗事发,朝廷派何观察到东溪村捉拿时,三阮已分了钱财,回石碣村打鱼去了。后来智取无为军,活捉黄文炳,攻破高唐州,克服曾头市,打下东平府都是将应有家私、府库财帛、仓廒粮米全部装载上山,不留一粒。

只有两回有例外。一回是打下东昌府,“宋江军马杀入城中,先救了刘唐,次后便开仓库,就将钱粮一分发送梁山泊,一分给散居民。”另一回是攻下祝家庄,宋江准备对该村实行“三光”,洗荡一空,幸而石秀建议,有个钟离老人曾给队伍带过路,便决定不杀,并给“所有各家,赐粮米一石,以表人心”。祝家庄共有多少人家?据钟离老人讲,有一两万。攻下祝家庄,除去金银财帛不计,共获得多少粮食?《水浒》明确讲,五千万石。照这样算,若有一万家,宋江要拿出一万石,劫和济的比例是五千分之一;若有两万家,宋江要拿出两万石,劫和济的比例是两千五百分之一。当然,有人说,你这个账算得太迂了。因为“劫富济贫”本来就是个宣传口号,梁山好汉如果把劫来的东西都济了贫,他们自己吃什么?宋江攻打祝家庄前,曾明确对晁盖等人讲:“若打得此庄,倒有三五年粮食。”也就是说,除了时迁偷鸡等鸡毛蒜皮的因由外,三打祝家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山寨的粮食危机,因而留一部分自己享用是再正常不过的,只是如此悬殊的比例未免有点令人失望。

除了只劫不济,或劫多济少,掳上山的财物他们内部是怎么分配的?《水浒》二十回写晁盖等人初上梁山后,济州府派上校团长黄安率众剿捕,却被晁盖吴用杀退。这时朱贵派人送上信来,说有一伙客商从附近经过,三阮便领命下山劫道去了。天亮时得报,“三阮头领得了二十余辆车子金银财物,并四五十匹驴骡头口”。这些财物后来是怎么分的?书中明确交代:“众头领看了打劫得许多财物,心中欢喜。便叫掌库的小头目,每样取一半收贮在库,听候支用;这一半分做两分,厅上十一位头领均分一分,山上山下众人均分一分。”也就是说,他们把打劫来的东西分作两半:一半留作“公积金”,另一半作为提成和奖金分给众人。怎么分呢?十一名“常委&r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7)


回复

2013-08-19

作者是借题发挥,明说水浒,实说现行制度黑暗,写的很有道理,建议阅读

回复

2013-08-19

便叫掌库的小头目,每样取一半收贮在库,听候支用;这一半分做两分,厅上十一位头领均分一分,山上山下众人均分一分。”也就是说,他们把打劫来的东西分作两半:一半留作“公积金”,另一半作为提成和奖金分给众人。怎么分呢?十一名“常委”分一半,人民群众又分另一半。 酸酸的作者,不了解中国现状。10多年前考核招商引资奖金,规定党政一把手总数一半,另一半委员副职平分,其余的没份。最多的一领导拿到20多万元。而当时一套80的房子也不过这个价(现在房价要60万了《奖金好像也少了)。

回复

2013-08-17

对这人性的分析,透彻。。。。。

回复

2013-08-16

这就是到今天的中国历史!

2013-08-14

周而复始,讲得难听一点就是一伙强盗替代另一伙强盗,庶民始终躺在案板上任人宰割

shanlirenzk
回复

shanlirenzk

2013-08-16

你有空批判梁山,不如写写怎样把中国的权力关进笼子咯?

回复

2013-08-15

荡寇志

回复

2013-08-15

时代不同.

回复

2013-08-15

跳梁小丑,通篇圣经、自由、市场、三权分立、权力关进笼子云云。。。

回复

2013-08-15

打祝家庄获粮应为五十万石,五千万石太夸张,远超宋朝税收。

回复

2013-08-14

谬论!毛是无能之人吗?他一人居了高位之后,华夏大地,弄出多少悲情?还不是因为权力没有任何限制!

2013-08-13

君之脑袋遭驴之后脚丫子否?以现行之律法,纵观世界诸国无一能够权衡此等问题,中华千年,倘有一二捷径坦途,前人也早已意料,何须你这小子指指点点。西门之财,人人得而取之;高俅之庸,人人得而废之。社会之变态在人,不在制度,人为主宰,制度为工具,不要把那一套西方蛮子的东西拿来糟践中华。无能之人恬居高位,有才茂士流落山林,才是悲情所在。

回复

2013-08-14

周而复始,讲得难听一点就是一伙强盗替代另一伙强盗,庶民始终躺在案板上任人宰割

虎牙关
回复

虎牙关

2013-08-14

有些道理,但土壤还不合适

回复

2013-08-14

这篇文章有点意思。但最后那里说到的梁山该如何如何是否有点强人所难了?要知道人家本来就是小农意识,这也是由当时的客观环境所决定的,不能以你现代人的眼光要求过去的人们怎么做,这也是历史向前发展的一个表现。

回复

2013-08-14

“中华千年,倘有一二捷径坦途,前人也早已意料”----前人能意料什么出来?意料过吗?

2013-08-13

君之脑袋遭驴之后脚丫子否?以现行之律法,纵观世界诸国无一能够权衡此等问题,中华千年,倘有一二捷径坦途,前人也早已意料,何须你这小子指指点点。西门之财,人人得而取之;高俅之庸,人人得而废之。社会之变态在人,不在制度,人为主宰,制度为工具,不要把那一套西方蛮子的东西拿来糟践中华。无能之人恬居高位,有才茂士流落山林,才是悲情所在。

回复

2013-08-14

那就是一群暴徒。为了拉朱仝入伙,甚至设计杀掉县令仅4岁孩子。 他们杀敌人,杀友人,杀高官,杀百姓, 为了所谓的“义”,只为上面一人卖命。 根本不配去颂扬他们。

回复

2013-08-14

反正我没见过真正的选票。

回复

2013-08-14

纵观全书,只见劫富,未见济贫。

回复

2013-08-14

???????!!!!!!!!

回复

2013-08-14

专制因你而在

2013-08-13

君之脑袋遭驴之后脚丫子否?以现行之律法,纵观世界诸国无一能够权衡此等问题,中华千年,倘有一二捷径坦途,前人也早已意料,何须你这小子指指点点。西门之财,人人得而取之;高俅之庸,人人得而废之。社会之变态在人,不在制度,人为主宰,制度为工具,不要把那一套西方蛮子的东西拿来糟践中华。无能之人恬居高位,有才茂士流落山林,才是悲情所在。

回复

2013-08-14

没有选票,谁当皇帝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