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幼女被迫卖淫案”再调查唐慧赢了,法治赢了没?

综观唐慧事件,信访与“稳控”这一对矛盾关系产生的效应,作用在每一关键节点。由此主导的过程,是否可称司法进步的方向?

责任编辑:曹筠武

唐慧和支持者拥抱。唐慧诉永州市劳教委的国家赔偿案胜诉后,舆论也欢呼“法治的胜利”。 (侯少卿/图)

(本文刊载于2013年的《南方周末》)

编者按:在永州市劳教委败诉、“上访妈妈”唐慧赢得她应有的胜利之后,南方周末回到这一事件的原点——唐慧女儿乐乐被迫卖淫案,重新审视这桩引发国人极大注意、判决两名被告人死刑、四名被告人无期徒刑的案件。

梳理此案的发展过程,我们发现,作为唐慧事件的起点,此案存在核心证据不足、司法程序受到外部压力影响等情况;而被告人亲属与代理律师甚至相关司法机关,也认为判决结果因压力导致量刑过重。

我们也关注唐慧对案件发展的影响。唐慧曾自述“通过以死相逼和不断上访,迫使案件走向正轨”,在这一过程中,此案是否始终保持在法治轨道之上,就具有辨析的价值。

上访是唐慧维护女儿及自身权益的重要途径,而上访给当地带来激增的“稳控”压力,既使相关部门做出拘留乃至劳教唐慧之举,也把地方政府的信访考核达标与唐慧的诉求绑在了一起,形成极其微妙的共生关系,这正是信访与“稳控”合力导致的奇特图景。

综观唐慧事件,信访与“稳控”这一对矛盾关系产生的效应,作用在每一关键节点。由此主导的过程,是否可称司法进步的方向?这正是我们重新审视此案的目的——在唐慧终于赢得胜利之后,我们也须发问:法治是否同样获胜?

因为缺乏“强迫”证据,永州警方是以“介绍、容留卖淫”立案,其后罪名逐渐上升至“强迫卖淫”。

上级批示后,警方加大办案力度,唐慧女儿的陈述中被“强迫”的描述增多、程度加重。但有些细节却与前期陈述不符。

办案警察回忆,一份落款为2007年1月13日的关键证据,在当年2月份之前,卷宗里还从未有过。

2013年7月15日上午,在数十名媒体记者的注视下,湖南省高级法院终审判决永州市劳教委败诉。“上访妈妈”唐慧最终赢得了这场万众瞩目的行政官司。

此案被舆论视为推动劳教制度改革的“一场伟大胜利”,唐慧也成为与制度存废紧密相连的公众人物。她被媒体冠以“伟大母亲”称号:“用一个母亲弱小的身躯维护着司法的威严与公正”。

然而“唐慧案”中还有不为公众熟知的复杂一面。从头梳理“唐慧案”的发展路径,南方周末记者发现,“唐慧案”的核心——其女乐乐(媒体报道中使用的化名)被强迫卖淫、强奸案(以下简称“乐乐案”),从立案到审判,每道程序都不合常规。2012年6月5日湖南高院的终审结果是:两个死刑,两个无期徒刑,一个15年有期徒刑。多名受访刑法学者均认为,如此重判实属罕见。

该案并没有随着唐慧劳教案的结束而尘埃落定。七名被告人中的两名——秦星、周军辉被判死刑,已在最高法院履行死刑复核程序中。唐慧对南方周末记者称,对于该案她现在仍然“放不下”,如果死刑不核准,她“更加放不下”。在此之前,唐慧的诉求是判全部七名被告死刑。

但七名被告人的家人也开始了各自的上访之路。他们不认可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212)


君山
回复

君山

2022-01-13

看完江歌案,回过头来看唐慧案,发现有蛮多相似之处的。

朱俊源
回复

朱俊源

2018-09-19

很明显,法律受迫于舆论压力。

回复

2016-08-07

案件是法院判决,是根据事实,而非当事人要求。对于我来说,我宁愿去终结这种外部压力产生的影响。

回复

2016-04-19

司法判决结果不应受舆论压力而影响判决结果。

回复

2015-11-12

就你也好意思说素质文化,你要是有素质有文化,你没钱的时候,你会去卖淫,真TM搞笑

dollar

2014-07-07

第一,我没有女儿;第二,我只是顺着上述作者的思路进行回复;第三,你只能管好自己,别人改不改行跟你半毛钱关系都没有;第四,你手里并没有真理,别人说些相反意见你可以讨论,但别以此来说些侮辱的话,这些话能告诉大家的,只是——你自己是个没素质没文化的人。

回复

2015-05-12

这样杀了是正确的,那天你的女儿被别人也迫害了你也有这种心态,除非你不是人,支持唐慧!!!不屈才有出路,敢拼才会羸!

回复

2015-05-01

不是我们要享受法律赐予的正义,而是我们要维护法律的正义

回复

2015-05-01

法院妥协了,将程序抛之脑后,本来由舆论就给民众带来的强烈的不信任感,而审判结果却使我们学此专业都感到了失望。 就我们所苦闹的问题抛给你们 司法,是要追求结果的正义?还是程序的正义?

回复

2015-05-01

民愤,使法律失去了原有的公正,即使恶徒伏诛,却给了更多恶徒逾越法律的借口。 如果以后,我们要陷害某人,只要制造足够的舆论攻势就可以剥夺一个人的生命? 你们以为我们赢了? 其实失去的更多。 我们自己一边喊着宁可放过一千,不要错杀一个。打心里却认为还是都杀了吧,反正看起来像坏人。 虽然这案子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为了你们的正义,司法系统将花更久的时间承受这后果。

回复

2015-04-18

法盲

2014-07-03

南方周末本来在我心中一直是比较正义的,怎么现在的三观完全倒错了?居然在为罪犯开脱?罪犯不性侵人家女儿哪会被抓被判刑?现在怎么搞得好象是唐慧女儿害得罪犯犯罪似的,害得罪犯家破人亡似的,搞清楚点,认是主动方,谁是害人方,谁是成年人?谁是被动方,谁是受害方,谁是未成年人?法律到底是应为哪方伸张正义?

回复

2015-04-18

司法独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13-08-01

法治的悲哀,一个明显的胁迫司法案例,可以写入中国法治史。 司法独立的要求,不仅仅是独立于政府,更是独立于政治。 唐慧强奸了司法,也让其他被告人承担了不属于自己的法律责任,这个就是信访制度对司法制度的一次强奸。

回复

2015-04-18

同意你的观点,这社会法盲太多了。

2013-08-30

此案存在核心证据不足、司法程序受到外部压力影响等情况;而被告人亲属与代现律师甚至相关司法机关也认为判决结果因压力导致量刑过重。感谢南方周末记都的正义之举!

回复

2015-03-21

理‘财投’资新思路--信誉卡养成记 信誉卡是大家都有的,但有没有具体的分析过它,怎么合理的运用它为我们创造价值,得到回报呢?详情加 我QQ了解:258913939

回复

2015-03-14

小便!你知道死读书、读死书、书呆子,说的就是你吗? 还“法治赢了没?” 你这个问号把你的良心的打没了! 法治是用来维护正义良知的,不是摆条条框框的,我祝你闺女也被人强迫卖!

回复

2015-01-27

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   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一)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的;   (二)强奸妇女、奸淫幼女多人的;   (三)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的;   (四)二人以上轮奸的;   (五)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这种人的心理永远无法理解。 讲法制?来来来,小编来解释下以上法律条文,看看该判啥刑~!用得上的时候讲法制,用不上的时候,轻描淡写的一句“看起来不像11岁”就完败全部法律条文~! 还法制,有脸讲法制?钱治吧。

182****4193
回复

182****4193

2015-01-22

说的到简单,任何事情都不会这么简单

2014-12-15

就应该这么判,南方周末你别放屁了

回复

2014-12-25

好---支此

2014-10-26

社会太黑暗,世风日下,需要大力校正。校枉必过正。支持重判。

回复

2014-12-25

13706371146

2014-12-19

想起刚看过的德国世纪诉讼。罪疑从无。很多事我不懂,但知道司法独立。讨论的重点不是这件事,而是透过这件事看司法,不是讲程序正当吗?今天我们站在“弱者”的角度公然忽视过程,得到自以为的胜利,以后是不是能一直蒙混下去。

回复

2014-12-25

2014-12-19

想起刚看过的德国世纪诉讼。罪疑从无。很多事我不懂,但知道司法独立。讨论的重点不是这件事,而是透过这件事看司法,不是讲程序正当吗?今天我们站在“弱者”的角度公然忽视过程,得到自以为的胜利,以后是不是能一直蒙混下去。

回复

2014-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