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空气的:没权力 管汽车的:不放权尾气里的江湖

车管所门口聚集着数十名“兔子”。车主只要交钱给“兔子”就能保证通过安检,包括针对尾气的环检。而安检站里的警察却连什么是环检都不知。在湖北,机动车环检成了摆设。交管部门“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环保部门背负大气污染治理任务,却成了“打酱油的”。机动车尾气对大气污染贡献率达1/3,环检是杜绝不达标机动车上路的关键一环。失守,意味着大气污染治理可能成一纸空文。

责任编辑:何海宁 助理编辑 袁端端 实习生 李一帆 廖钰娴 赵盼盼

环检站工作停滞,门口杂草丛生。湖北机动车尾气检测的出口在哪里? (南方周末记者 鲍小东/图)

车管所门口聚集着数十名“兔子”。车主只要交钱给“兔子”就能保证通过安检,包括针对尾气的环检。而安检站里的警察却连什么是环检都不知。

在湖北,机动车环检成了摆设。交管部门“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环保部门背负大气污染治理任务,却成了“打酱油的”。

机动车尾气对大气污染贡献率达1/3,环检是杜绝不达标机动车上路的关键一环。失守,意味着大气污染治理可能成一纸空文。

湖北失守

作为湖北省省会——武汉,自2012年4月至今,机动车尾气检测(以下简称环检)工作几乎暂停,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核发工作也随之停止。

机动车尾气是大气的严重污染源。近日,武汉市环保局发布的《2012年武汉市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显示,该市2012年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中,机动车尾气贡献了1/3。

不唯武汉。湖北省环保厅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透露,最近几年,该省其他城市机动车尾气检测情况也不尽如人意。

武汉市环保局一名工作人员于2006年购买私家车,每年年审时,他都发现安检站并不检测尾气,但检验记录单上却有排放数据。

按照规定,环检是机动车安检的一个检测项目。湖北省环保厅通过侧面了解和现场暗访,发现一些安检机构并未进行尾气检测工作,所出具的排气污染数据有作假嫌疑,且各安检机构无法提供历年尾气检测数据,而按规定环检数据需保存两年以上。

2013年7月8日下午,南方周末记者找到一辆未年审的车辆到黄冈市车辆管理所附近的安检站年审。刚至车管所门口,一男子上前问:要不要帮忙年审?收费三百多元包通过(实际检测费用为120元),要不然通过不了的。

车管所门前聚集着数十名“黄牛”,当地人称“兔子”。一见来车他们便迎上前去。

另一位“兔子”上前解释,之所以要收300元,是因为要给三个领导每人一包香烟,每盒40元钱。车主还价说260元。那人没吭声便拿走该车资料找人验车。车主称,他往年年审都找“兔子”。

车上检测线前,安检站一名警察代为开车。一上车,车主就问:你们做环检吗?

警察:什么叫环检?

车主:就是检测尾气啊。

警察:哦,我们不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李夏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8)


老哥重新登陆
回复

老哥重新登陆

2013-07-22

什么东东在中国就变成钱,其他都是次要的。

回复

2013-07-22

从国外的情况看,公安对车辆的强制年检一是没有道理的,实质是公权滥用、制造权力寻租而已。

回复

2013-07-21

强烈要求实行免检!!

回复

2013-07-21

建议实行免费检测、

回复

2013-07-20

果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环保部门与交管部门与其相濡以沫,莫若相忘于江湖。

回复

2013-07-20

选举制度有问题。民众没有权力让好人上坏人下,让能人上庸人下。

回复

2013-07-20

集体腐败

王串 湖北 汉川
回复

王串 湖北 汉川

2013-07-20

我喜欢 很好啊

回复

2013-07-19

执行力出现问题。推下来还是教育与制度问题

回复

2013-07-19

..

回复

2013-07-19

没规定怎么罚款/一语道出了真谛。开普通车的小民们准备好了

回复

2013-07-19

再正常不过的社会现象,行为可恶至极。

回复

2013-07-19

把图片说明为“环检站工作停滞,门口杂草丛生。湖北机动车尾气检测的出口在哪里?”这张图片放在“绿色频道”更合适~

回复

2013-07-19

为什么要尾气检测,车子使用了2年若尾气检测不合格,这是谁之过?该谁买单?可以向汽车经销商索赔么?或者中石化、中石油?

div3
回复

div3

2013-07-19

另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是:尾气污染究竟应该在哪个环节监管?显然在汽车出厂环节和油品炼制环节监管更容易,主要油品合格、汽车质量合格,就可以保证尾气质量。环保部门的注意力为什么集中在使用环节?是否利益驱动?

div3
回复

div3

2013-07-19

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权力和责任分开了,有权力的没责任,权力的使用必然十分随意,只收钱不做事,且无从监管;有责任的没权力,则可能有两个后果,一是有充足的理由推卸责任,二是通过运作把这种单纯责任异化为新的权力。

回复

2013-07-19

图片不对文,会造成误会。

回复

2013-07-19

变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