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高论(20130711)】政府紧日子必须“紧人”

三公经费总量虽然大,但只占了整个行政经费支出的一成,大头还是给公职人员开的薪水福利和办公经费。时下,有些地方政府,一方面喊穷,什么工资发不出、办公经费无着落,另一方面机构精简一届一届往下拖,谁也不愿落骂名。

责任编辑:陈斌 实习生 金幼文

《学习时报》 2013年7月8日 蔡红东

(原文摘编)在我国政府的支出分类科目中,“三公经费”实际上散落在各类行政经费支出中,且也不过占到整个行政经费支出的10%左右。

我国行政管理支出是由人员经费支出和公用性经费支出两部分构成的。前者主要包括职工工资、补贴和福利等;后者主要包括办公用品、出差、开会等支出,办公设备、交通工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42)


回复

2013-10-02

这种现象在中国太普遍了!从小小的街道办,到县级、市级(太高的级别不了解)稍微做个调查看看,贪吃空饷的数字会不会让人吃惊!

回复

2013-07-21

s

回复

2013-07-21

说的对,这就是机构臃肿无法裁减的主因,封建世袭制和权力的结合,造成人员超编,超编的要比真正考上的还要牛,为啥大家都明白,难裁啊。所以工资,津贴,福利,办公费等等是更大的支出,还有那些占着位子不干活的,都是辛勤劳动的人民白养的人。

2013-07-16

现在国家政府机构和国企单位实际上都成了世袭的家族了,父母在哪个单位工作,子女也就在那个单位工作,新进人员基本上都是其单位职工领导子女,所谓的社会阶层固化也就如此,官员的子女还是官员,所谓有着官商勾结的富二代还是富二代,农民的孩子无处安身,他们 往往做着最低等最辛苦的工作,挣着最辛苦最低廉的工资。什么五险一金呀,往往都是保障了那些在体制内的管二代和富二代们。

回复

2013-07-21

“公务员和领导干部完全是两回事”,赞同!我们加班加点不能发补贴,或言没钱,领导干部却一拨一拨的出境“考察”,应该“紧”的是这些人和事吧!!!!

回复

2013-07-21

“公务员和领导干部完全是两回事”,赞同!我们加班加点不能发补贴,或言没钱,领导干部却一拨一拨的出境“考察”,应该“紧”的是这些人和事吧!!!!

2013-07-18

上述评论并不是针对这篇文章的,只是看见总有人说公务员仅仅是大家供养的,表达一下个人观点。其实公务员应该是劳动者的一部分,只不过是分工不同而已。 还有一个概念应该区分一下,就是公务员和领导干部完全是两回事,绝大多数公务员也不过是通过工作谋生,没有灰色收入,也没有所谓的高福利。

回复

2013-07-21

有句古话“谁变蝎子,谁蛰人”。无论多大点“官”,手中有点权这个“官”就像“鬼附身”,大到挑战法律法规、党纪国法,小到损人利己,甚至损人不利己。

回复

2013-07-20

政府过紧日子首先还得从紧人头费开始,即“紧人”

回复

2013-07-19

减肥是需要勇气的。

回复

2013-07-19

现很多地方的税收根本不足发财政供养人员的工资和福利.所以地方政府尽全力推高地价、房价,来增加地方税收。

回复

2013-07-19

除了精兵简政,没有别的出路。

回复

2013-07-18

《上海市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办法》竟无部门执行! 既然有《上海市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办法》,为何没有一个部门前去管理和执行?完全可以劝导该群跳舞者去其它附近没有居民楼的地方跳舞! 宝山区聚丰园路188弄小区对面的聚丰园路205号沃尔玛门口原本是一个比较清净的小马路。自去年夏天开始,一些人(主要是2队人马)每天清晨5点半及每天晚上18:30便聚集聚丰园路205号肯德基与麦当劳门前跳舞健身,高分贝的音响和喧闹声,打破了住宅小区晚间的宁静,孩子的学习和老人的休息都受到很大影响。目前,因跳舞问题引发了诸多矛盾,我们只得向你们求助,并希望有关部门出面干预,还我们一个正常的生活环境。 聚丰园路205号门前自出现跳舞健身情况后,就受到大部分居民的强烈反对。原先跳舞者人数仅30多人,现已发展到百余人晚间跳舞健身几乎没有中断过,孩子晚上无法安心温习功课,一些体弱多病的老年人也得不到正常休息。一些居民好言相劝跳舞者到别处健身,但是跳舞者凭借人多,竟向出面交涉的居民口出恶言,居民无奈向110求助,警察赶到现场也无济于事。 跳舞者根本不顾公共利益,直接将音响对着对面的聚丰园路188弄居民楼,居民向其指出,跳舞健身本无可非议,但不能以牺牲大部分居民的权益作为代价。 居委负责人为了缓解矛盾,居委干部曾想方设法为跳舞者寻找健身场地,临近居委会也同意出让室内场地来满足跳舞人群的健身需求,但依旧得不到这些跳舞者的理解,面对日益激化的矛盾,居委会除了劝导外已束手无策。目前,由于晚间跳舞已受到居民强烈抵制,习舞者由此态度更加强硬,播放舞曲的喇叭越开越高。一些居民担心,矛盾的不断激化可能会引发恶性事件,他们希望政府相关执法部门共同来干预跳舞扰民事件。

回复

2013-07-18

上述评论并不是针对这篇文章的,只是看见总有人说公务员仅仅是大家供养的,表达一下个人观点。其实公务员应该是劳动者的一部分,只不过是分工不同而已。 还有一个概念应该区分一下,就是公务员和领导干部完全是两回事,绝大多数公务员也不过是通过工作谋生,没有灰色收入,也没有所谓的高福利。

2013-07-18

从这篇文章看,应该并不是表达“公务员是“政府”这个公司里的员工”这层意思。不过,从你的回复看,应该是这样理解的。逻辑上似乎是这样的,但本质上政府的性质不是企业。文中作者的观点和数据想要支持的是“冗员”这一现实。在经济相对低潮的大背景下,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开源节流”是理所当然。要做到高效能的政府,剔除冗员成分、浪费现象是大趋势,其结果肯定是民心所向,也是政府、公务员良性发展、长久运作所应追寻的。

回复

2013-07-18

天天喊三公经费削减,好事确实是好事,可以节约很多成本用来建设民生事业,但是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政府不同部门之间存在不平等,有的是清水衙门,本就没有钱,再缩减去和西北风?有的是肥水衙门,减那么一点点不痛不痒,有作用吗?所以,应当具体部门具体分析,不能用统一方案去约束不同部门!再者,不得不提三公的反面效应,降低了办公、旅游等各种消费、再拖GDP 后腿啊!哈哈 你们懂得!

回复

2013-07-18

从这篇文章看,应该并不是表达“公务员是“政府”这个公司里的员工”这层意思。不过,从你的回复看,应该是这样理解的。逻辑上似乎是这样的,但本质上政府的性质不是企业。文中作者的观点和数据想要支持的是“冗员”这一现实。在经济相对低潮的大背景下,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开源节流”是理所当然。要做到高效能的政府,剔除冗员成分、浪费现象是大趋势,其结果肯定是民心所向,也是政府、公务员良性发展、长久运作所应追寻的。

2013-07-18

任何社会要正常运转,必然需要政府,需要政府工作人员,也就是公务员。就算没有现在这拨人当公务员,还是会有另外一拨人来当公务员。公务员同样是劳动者,只不过发工资的单位不是某个企业,而是特殊的单位——政府,具体一点是政府的各个组成部门。政府规定了各部门的职能,各部门规定了各个岗位的职责,单个公务员只要按要求履行岗位职责,就对得起拿的工资,他们是通过劳动得到报酬,理所当然是劳动者,并不是单纯由纳税人供养的。既然通过劳动得到报酬,依法纳税了,同样是纳税人。

回复

2013-07-18

倒二行是“史上最颠倒黑白的论述”

2013-07-18

任何社会要正常运转,必然需要政府,需要政府工作人员,也就是公务员。就算没有现在这拨人当公务员,还是会有另外一拨人来当公务员。公务员同样是劳动者,只不过发工资的单位不是某个企业,而是特殊的单位——政府,具体一点是政府的各个组成部门。政府规定了各部门的职能,各部门规定了各个岗位的职责,单个公务员只要按要求履行岗位职责,就对得起拿的工资,他们是通过劳动得到报酬,理所当然是劳动者,并不是单纯由纳税人供养的。既然通过劳动得到报酬,依法纳税了,同样是纳税人。

回复

2013-07-18

不招临聘,范了事情谁来顶,现在不是流行临时工吗。。。。。。

回复

2013-07-18

对头

2013-07-17

应该把为国家干活的人称为国家雇员,签订劳动合同。所有领导三年一聘,只有被聘任时享受相应待遇,打破领导终生制。

回复

2013-07-18

任何社会要正常运转,必然需要政府,需要政府工作人员,也就是公务员。就算没有现在这拨人当公务员,还是会有另外一拨人来当公务员。公务员同样是劳动者,只不过发工资的单位不是某个企业,而是特殊的单位——政府,具体一点是政府的各个组成部门。政府规定了各部门的职能,各部门规定了各个岗位的职责,单个公务员只要按要求履行岗位职责,就对得起拿的工资,他们是通过劳动得到报酬,理所当然是劳动者,并不是单纯由纳税人供养的。既然通过劳动得到报酬,依法纳税了,同样是纳税人。

回复

2013-07-18

公务员本称“公仆”,现在是主仆从属颠倒。

回复

2013-07-17

应该把为国家干活的人称为国家雇员,签订劳动合同。所有领导三年一聘,只有被聘任时享受相应待遇,打破领导终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