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知新】培养一个健全的心灵

在我们很多综合大学里,近年人文学科地位的衰落是比较明显的。很多人看到的,是名列前茅的大学几乎没有出身人文学科的人担任校长。我的感觉,则是不同学科之间日渐疏离,而尤以人文学科和偏于应用的自然科学之间的疏离为甚。

责任编辑:蔡军剑 实习生 金幼文

正是在观察问题的视角和取径方面,艺术与科学虽各有所长,又彼此相通

按《说文》的解释,“士”就是做事的人,且从一从十,不仅什么都知道,还能由博返约,即孔子所谓“推十合一为士”。汉儒何休为“士”作注,定为“学习道艺者”。用今天的话说,即指修习并掌握一定的义理和知识、技能的人。这当然是一种宽泛的推衍,早期的“艺”,其实与“道”甚近。所谓六艺,不少就是后来的经典,则“艺”也可以说是“道”的载体。孔子不仅提倡“士志于道”,同时也要求“游于艺”。

后来“士”逐渐成为一般读书人的通称,今人又往往以“知识人”或“知识分子”称之。不过,或因中国传统对无用之用的强调,士人越来越向“志于道&r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4)


回复

2013-07-23

罗志田:培养一个健全的心灵

回复

2013-07-14

西方都有技能、操作课,唯独中国只以学习知识为重。

回复

2013-07-14

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社会才能谈个人健全的心灵。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很难被社会接纳的。

回复

2013-07-12

在学校作为文科生,深有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