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重金夺校 聘礼加码、半路抢亲、书记出马……

坐惯了“冷板凳”的独立学院,如今逆袭成了经济强县们的香饽饽,一场重金夺校的浪潮正在江浙等地上演。这是教育资源的民间自觉分配,也是经济强县打造的大学算盘,也成为当地城镇化的助推器。

责任编辑:何海宁 助理编辑 袁端端 实习生 龚君楠 赵盼盼

(何籽/图)

坐惯了“冷板凳”的独立学院,如今逆袭成了经济强县们的香饽饽,一场重金夺校的浪潮正在江浙等地上演。这是教育资源的民间自觉分配,也是经济强县打造的大学算盘,也成为当地城镇化的助推器。

“矮丑穷”逆袭

“人人皆知绍兴县百强县的光鲜,却不知绍兴县也有心病,我们一直未能拥有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

15年前,潘梦潮曾见证浙江绍兴尝试引进大学失败后的沮丧;15年后,沮丧业已为自豪所替代。2013年7月7日,这名之江学院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新校区即将迎来第一批大学生。

“大学梦”就在指挥部不远处的早湖。宽阔的湖区上,散落着一幢幢装修一新的大楼,网状的水榭长廊,气派的林荫大道,单看校区,已宛如一座百年名校。

“我们努力了十多年。”绍兴县教体局局长蒋国洪此前对媒体细说其间的历史意义,“之江学院整体迁入后,改写了绍兴县有城无大学的历史。”

这所在绍兴几乎举县欢呼的学院,全称是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在教育部的办学体系中,被称为独立学院,即普通高校与社会组织、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经费举办的高校。

在高考生的志愿表上,独立学院是不受待见的三本;在大城市里,它也经常是备受冷落的“弃儿”。与本校这类“高富帅”相比,它更像是“矮丑穷”。

然而,如之江学院,这类独立学院近年来已呈逆袭之势,成为一些经济强县争抢的香饽饽。

不惟绍兴,在浙江,有诸暨、富阳、临安、桐乡、海宁……在江苏,有泰州、淮安、连云港、江阴……独立学院和经济强县,正结成一个个新的校地婚姻。

而这场“离婚”、“再婚”的欢喜剧,却是源于独立院校5年前的一次危机。

2008年,教育部颁布《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谢小跳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3)


回复

2013-07-17

经常是一所高校养活一方人,当然,也拖垮一群人。

回复

2013-07-15

搞教育吧

可遇不可求
回复

可遇不可求

2013-07-15

科教方可兴国。

回复

2013-07-15

我觉得这样没什么不好,首先高校确实可以带动周边的经济,第三产业发展会非常的快的,其次,就算这些独立高校在大城市,同样没有竞争力,为什么不考虑去一些小城市呢?小城市压力同样小啊,至于学术交流靠的不是学校地理位置,靠的学校本身的文化氛围。想要去大城市的同学一样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去大城市,就算学校在北京你没有能力一样在北京活不下去。至于生活配套的话,只要学校建成,生活、文化、娱乐设施自然会有人来搞的。

411574313
回复

411574313

2013-07-15

在资源集中和分散中,我觉得本来就不能和重点高校比的学校不如做“鸡头”,舍弃可能连凤尾都不是的局面,到需要你的地方开拓土壤。当然这也有问题,师资力量是很大一块,光有漂亮的校舍不是大学,有强力的师资和良好的管理才是王道

回复

2013-07-15

这些独立院校在大城市不受待见,在小城市就非常吃香,有所大学能带来地价、餐饮、交通等行业,还能获得毕业生和科研力量,还能提升城市知名度。找到自己的定位,不要一个劲的往大城市钻。小城市也好的。

回复

2013-07-15

中国的大学教育演绎到今天,已经由育人变成育钱育经济了。

回复

2013-07-15

这些独立院校在大城市不受待见,在小城市就非常吃香,有所大学能带来地价、餐饮、交通等行业,还能获得毕业生和科研力量,还能提升城市知名度。找到自己的定位,不要一个劲的往大城市钻。小城市也好的。

回复

2013-07-14

09年前云南好多高校都是在地州的县上,红河州蒙自县的红河学院、文山州文山县的文山学院,县里大学不稀奇.

回复

2013-07-14

独立学院教学都一般,科研就更不用说了,但是,在不加减大学的制度下,独立学院是有证书优势的,利用这个资格,可以,变成有利的实用技术性大学也不是没有可能!关键看理念!!!

回复

2013-07-12

不错

王串 湖北 汉川
回复

王串 湖北 汉川

2013-07-12

哎 这些大学还不是骗人的 根本不是想培养人才 只是想圈钱而已 这些领导明白: “有生源,就有财源!”

回复

2013-07-11

有钱的地方就可以建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