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一审被判死缓

7月8日,刘志军受贿、滥用职权案一审宣判,他被法院以受贿罪、滥用职权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此前一审开庭时,检方指控其非法收受财物6000多万元,刘志军完全认罪,律师则作了罪轻辩护,希望法庭对其从轻处罚。庭审后,刘志军从监狱带给女儿叮嘱——千万不要从政。

6月9日上午,刘志军因涉嫌受贿、滥用职权等罪名出庭受审。 (CFP/图)

新华网消息,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受贿、滥用职权案7月8日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刘志军被法院以受贿罪、滥用职权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6月9日上午,刘志军因涉嫌受贿、滥用职权等罪名出庭受审。检察院指控,刘志军利用职务便利,为邵力平、丁羽心(原名丁书苗)等11人提供帮助,先后非法收受财物共计人民币6460.54万元;应以受贿罪、滥用职权罪追究刘志军的刑事责任。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刘志军曾为11人在职务晋升、承揽工程、获取铁路货物运输计划等方面提供帮助,收受财物6460万余元;为丁羽心及其与亲属实际控制的公司获得铁路货物运输计划、获取经营动车组轮对项目公司的股权、运作铁路建设工程项目中标、解决企业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60)


双木
回复

双木

2014-10-17

死有余辜!还是交给人民审判才能公正。

回复

2013-09-28

几千年的传统啦,没得变啦

2013-07-09

中国法律对当权者,柔性有余,刚性不足;对老百姓刚性有余,柔性不足。

回复

2013-09-28

死缓就是死不了喽,法律面前官民不等啊

回复

2013-07-25

明的只是贪污了一些钱,但是实际上呢?不知道害了多少老百姓,死了多少人命!一个动车事故,死了多少人?!能说和这些贪官污吏没关系?!死缓,就是不死!可是,这些人,死一万次都死不足惜!法律面前还谈什么人人平等!还谈什么反腐倡廉?!一日不严法,一日有贪官!

回复

2013-07-10

刘志军凭借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光荣离休,为刘志军叫好。

回复

2013-07-10

国人都知道,哪怕是再加一个零,也不会是死刑。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回复

2013-07-09

10年吧

2013-07-09

该评论已删除

回复

2013-07-09

查到此处不得往下。

回复

2013-07-09

支持。

2013-07-09

中国法律对当权者,柔性有余,刚性不足;对老百姓刚性有余,柔性不足。

回复

2013-07-09

中国法律对当权者,柔性有余,刚性不足;对老百姓刚性有余,柔性不足。

回复

2013-07-09

此等祸国殃民,贪赃枉法,违法乱纪,骄奢淫逸,吃喝嫖赌之徒,不判处死刑简直天理不容,司法权威何在?敢情中国的法律都是官员强暴的对象

回复

2013-07-09

敲个几把警钟啊,随便贪,交代一下就放了,杀和不杀怎么不关键。拭目以待个鸡蛋灌饼啊,很明显就是匪党腐化到根儿了

回复

2013-07-09

您太高看了审理前部长案件的法官了。这样的人判刑、判多少、判多重都不是他们能决定的,可能连他的院长也无法决定。

2013-07-09

硬把死刑改判死缓,相信法官也出了不少力吧?查他丫的有没受贿!

回复

2013-07-09

封口

回复

2013-07-09

杀与不杀已经不是关键了,杀人应该只是一种手段,目的还是要惩前毖后。可是刘志军的案例能否起到警钟作用?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回复

2013-07-09

不杀是正确的,杀戒一开,难得收场,还不知道要杀多少。江时代杀了胡长清、成克杰贪污腐败之风刹住了吗?不仅没有刹住反而愈演愈烈。问题的根本在于建立权力制衡机制和权力必须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运行。杀人不是目的,防止贪腐继续蔓延、并且逐渐走向民主法治社会才是目标。

回复

2013-07-09

+1

2013-07-08

哎,平民出身没有背景的人总是会被出来背事儿的。。。现在哪个官员不贪污呢?

回复

2013-07-09

硬把死刑改判死缓,相信法官也出了不少力吧?查他丫的有没受贿!

回复

2013-07-09

匪党就这德性了看来

回复

2013-07-09

什么法律没有沦为舆论局,中国有法律吗?有公正吗?他没死只能说明上面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