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先造假 再毕业
面对史上最难就业季,自己刻章“签就业协议”,上淘宝网站购买就业协议,找超市老板两元钱盖一个章子,这成了今年不少应届大学生解决自己就业问题的权变之策,“就业协议书上只要有一个红色的公章就可以了”。而这些就业协议最终都会成为相关部门统计今年大学生就业率的依据。在有些学校,“没有就业协议,就没有毕业证、学位证”。
责任编辑:杨继斌 实习生 杨宝璐
自己刻章“签就业协议”,上淘宝网站购买就业协议,找超市老板两元钱盖一个章子签假就业协议。这成了今年不少应届大学生解决自己就业问题的权变之策。而这些就业协议最终都会成为相关部门统计今年大学生就业率的依据。
部分毕业生面临不交就业协议就不许参加论文答辩、不发毕业证学位证的压力。而高校低就业率专业缩招、停招的政策压力,则是个别院系逼着自己学生造假的外在动因。
假就业
盖一个章收费2元钱。老板透露,仅在5月底,经他盖章的“灵活就业协议”就有两百多份。
何光的就业协议是在6月9日晚签的,就在他的宿舍。他和三十多名同学一起与南京一家并不存在的商贸公司签了就业协议。这个协议盖完章后当晚就交给了班长,然后交到辅导员那里。
这家商贸公司的“老板”就是何光自己。5月,在学校多次催促上交就业合同后,何光找到一家刻章子的公司,花了130元钱,打算伪造一份就业协议。
尽管刻章子花了130元,但实际上何光还小赚了一笔。每盖一个章,他收了同学10元钱的手续费。
何光是江苏某工科高校的大四学生。2013年春节过后,何光便开始找工作。3月,他在南京一家手机卖场找到了销售的工作。干了一个月后,工资低,不稳定的销售职业让从小在苏南农村长大的何光觉得“活得没有尊严”。4月份何光便开始准备公务员和银行系统的考试,一连考了几次,“一次笔试也没过”击碎了他关于“出人头地”的任何设想。
河南郑州黄河科技学院的大四学生林楠则直接从网上购买了一份就业协议。5月21日,她在淘宝上买到了一份杭州一家医药销售公司的“就业协议”。
当天晚上,在外实习的林楠,突然接到班长发的飞信:当晚必须交灵活就业合同(与高校毕业生通用的“三方协议”不同,“普通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合同”明确注明,“此合同仅限于统计毕业生就业情况使用”)。
林楠正在忐忑地琢磨如何造假时,班长告诉林楠,他的协议也是随便找人盖了个章,“学校才不管你去哪里就业,就业协议书上只要有一个红色的公章就可以了,不会调查的”。
林楠明白班长所说的&ldqu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