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是政治也是“游戏”
在不为媒体和公众知晓的层面,国家间相互抓捕间谍遣返、判刑的事件,几乎天天在不间断地“上演”。间谍绝不仅仅是获取情报的力量而已,他们又往往成为国家间甚至国家内部政治斗争的工具。
责任编辑:史哲 姚忆江 实习生 杨宝宝 岳进祥
“当我们提到间谍时,神经深处的敏感的空想组织就会受到刺激。”
在不为媒体和公众知晓的层面,国家间相互抓捕间谍遣返、判刑的事件,几乎天天在不间断地“上演”。
间谍绝不仅仅是获取情报的力量而已,他们又往往成为国家间甚至国家内部政治斗争的工具。
两个29岁的年轻人最近让美国伤透脑筋。其中之一避祸香港的前CIA雇员爱德华·斯诺登,他揭发“棱镜门”轰动全球。2013年6月23日,斯诺登登上了从香港前往莫斯科的飞机,之后,斯诺登消失在莫斯科机场。
相形之下,斯诺登的兼前同事瑞安·克里斯托弗·福格尔受到的关注则要小得多。这位表面身份为美驻俄使馆政治处三等秘书的CIA特工,在2013年5月13日晚从事间谍活动时被捕。要知道,在他被捕之前,“间谍”这个词已经被美俄两国政府有意遗忘了3年。
斯诺登、福格尔在公众视野中出现又消失,都指向俄罗斯。仿佛他们在用自身的经历告诉人们,美俄间谍战的大幕从未落下。
一排排墓碑
先锋间谍小说家艾瑞克·安伯勒在《给某个间谍的墓志铭》中写道:“当我们提到间谍时,神经深处的敏感的空想组织就会受到刺激。”但被捕时的福格尔实在让人扫兴。
“一顶金色假发,一捆现金,还有打印在A4纸上价值一百万美元的招募计划。”英国《独立报》驻莫斯科记者肖恩·沃克(Shaun Walker)在报道中不无嘲讽:“比起现实CIA特工,这听起来更像是‘王牌大贱谍’。”
据来自俄罗斯的消息,福格尔2011年几乎是一抵达莫斯科,俄联邦安全局就已确认了他中情局特工的身份,并对其进行了严密的监控。
福格尔数次试图策反俄联邦安全局的官员,发展服务中情局的卧底。然而,福格尔未曾料到,他看到的成果都是俄安全人员“认真配合”的表演。于是,当他怀着喜悦和兴奋与发展成功的“卧底”见面时,他却被这名“卧底”逮捕了。
俄特工用摄像机和相机记录了5月13日当夜抓捕福格尔的全过程,并向媒体展示了在他身上搜出的假发、罗盘、招募信,以及“特殊技术设备”等证据。
由于证据确凿,美驻俄大使迈克尔·麦克福尔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