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标】中国乳业上演史上最大并购 “国进民退”能否拯救奶粉安全?

当下中国奶粉市场正在进行一场战争。代表国内奶粉主流品牌的“国军”面临的是内外交困的境地,在这样的危急时刻,主管部门想到的是打造“解放军”,但由国企主导的奶粉产业能否化解国产奶粉的信任危机,依旧存疑。

责任编辑:曹海东 助理编辑 袁端端

当下中国奶粉市场正在进行一场战争。外资品牌是“外军”,假洋品牌是“伪军”,区域品牌是“地方军”,而代表国内奶粉主流品牌的“国军”面临的是内外交困的境地,在这样的危急时刻,主管部门想到的是打造“解放军”,但由国企主导的奶粉产业能否化解国产奶粉的信任危机,依旧存疑。

中国乳业史上最大的一次并购,恰巧在国产乳制品质量安全宣传日公布,不免让人猜测其中“献礼”的意味。

2013年6月18日晚间,雅士利国际相关负责人向南方周末记者证实,蒙牛乳业将以每股3.5港元的价格,收购雅士利张氏国际和凯雷投资集团合计75.3%的股权。有意思的是,这一敏感消息最先于6月18日上午由工信部官员披露。

业内人士指出,此举意味着奶粉行业兼并重组的大幕正式拉开,主管部门希望借此结束奶粉品牌混乱的局面以及其中隐藏的食品安全风险。未来两年内,国内奶粉生产企业和奶粉品牌都将大幅减少,并呈现出国进民退的态势。

面对消费者对国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0)


回复

2013-07-17

呵呵

回复

2013-07-15

“有国资背景”?整合成国有大企业,除了能让领导的腰包更鼓,限制市场竞争,更加难以监督,还有什么好处?国产奶粉以后将更加让人不放心了。

回复

2013-06-27

不去加强监管,反去扶持补贴国企,干扰市场经济,政府懒到家了

回复

2013-06-26

市场的问题让市场去解决,政府的扶持有时候是拔苗助长。 拿三鹿来说当时出现的情况,除了正常的政府监管责任外,应该允许民间通过法律诉讼的形式向三鹿索赔,既然生产了就得负责到底,按照社会契约的办法来解决,政府当时的做法是按照政治事件的处理模式来解决,必然会留下大量的问题,要知道老百姓粘上你就不会松手,天天应付上访累不累

回复

2013-06-25

食品安全类的管理制度就不行,假奶粉该出来还是照样出来。品牌奶粉将来肯定也是比那些杂牌奶粉贵的多。虽然人们都知道要买好的,但是那些穷困地区还是不可能就天天品牌奶粉,天天吃鲍鱼,谁也吃不消啊!

回复

2013-06-25

国企的管理能力更加垃圾,造成中国奶业的困境的根源是管理监督差,并购后,管理监督上的腐败更容易滋生。

回复

2013-06-24

国产奶粉信任危机的根源已经不在国产奶粉上了,所以就算是蒙牛收购了瑞士的Nestle,甚至是荷兰的Nutrilon也没用。

回复

2013-06-24

完善质量监管制度,生产过程透明化才是问题的关键吧。

回复

2013-06-24

呵呵 不是很看好!

回复

2013-06-23

当年国企破产、重组、卖给私人,经过30多年终于“去国化”,如今“国进民退”是逆历史潮流而动。西方国家饱受大企业垄断之苦,而我国还在鼓励垄断,而且是国家垄断。这是不是又给了市场经济一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