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里只有易拉罐和破鞋了 帮艇渔村的生存样本
近海渔业资源枯竭,小岛子村“最后的渔民”们不得不冒着危险驾船驶向中朝边境海域“帮艇”。在这片遵从丛林法则的海域里,他们是最底层的“虾米”。
责任编辑:杨继斌 实习生 郭琛 潘梦琪
近海渔业资源枯竭,小岛子村“最后的渔民”们不得不冒着危险驾船驶向中朝边境海域“帮艇”。在这片遵从丛林法则的海域里,他们是最底层的“虾米”。
从地图上看,丹东市以南98公里的小岛子村就像一只海虾,只靠头尾与陆地相连,其余部分都孤悬在海上。
小岛子村村民的祖辈们由山海关内跋山涉水,来到辽东半岛的小渔村,在此扎根。数百年间,小岛子村村民过着以海为田、以船为犁的生活。但捕鱼作业范围的缩减、海水污染以及过度捕捞使得这一生存方式越来越难以为继。
村民们逐渐告别祖辈遗留的财产,开始弃船上岸选择别样的生活。留下来的,面对的是变得更加残酷的大海。为了生存,小岛子村“最后的渔民”们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将船驶向中朝边境海域“帮艇”。他们试图去想象祖辈眼前那满是“宝藏”的大海,希望着旧日重现。
在这片遵从丛林法则的海域里,他们是最底层的“虾米”。
夜航
于治化站在堤岸上喊了一声“鱼虾满舱啊”!然后目送着船队在夜色中出海。
2013年5月31日,春季休渔前最后一天。黄历上显示这天的涨潮在22点半。
这是“丹渔捕0815”号船主于胜本2013年春季最后一次出海。晚饭后哄睡了孩子,于胜本便和船员——62岁的父亲于国臣出门了,手里拿了几个包子当夜宵。
小岛子村的建筑依山而建,于胜本的家在山脚,山上住着的大多是养殖户。那里的人们无需每天再重复潮起而作,潮落而回的生活。晚上10点,山上的灯大多已熄。“他们每天都能睡个好觉。”于胜本羡慕地说。
长长的渔村堤岸边停靠着五十余艘渔船,大多是和“丹渔捕0815”号一样不足30马力的小木船。这一天出海的有11艘,而整个小岛子村共有渔船100余条,“今年海里太差都不想干了”。于胜本赶到码头时“辽丹渔23076”号的船主于治化还在修补网具,他的105张渔网全都被海草卷成了一团没法再出海,“修不好就得烧了”。
23点,潮水涌入码头,于治化站在堤岸上喊了一声“鱼虾满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刘之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