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爱面前,所有人都必须跪下”音乐剧《仓央嘉措》的加减法

2013年6月1日晚上七点半,音乐剧《仓央嘉措》在北京柏拉图剧场进行本轮最后一场演出。这个300人的小剧场座无虚席,没有人在意简陋的舞台布景,以及一看预算就很低的道具。导演曹禅说:“我只想做减法,拿掉能拿掉的。”

责任编辑:袁蕾 朱晓佳 李宏宇 实习生 葛佳男 陈延舟 龙健

西藏百姓与清兵奋勇作战,仓央嘉措为藏民摸顶祝福。导演曹禅也特意设计了他为清兵摸顶的细节,在她眼里,这位活佛“甚至理解自己的敌人,原谅自己的敌人”。 (《仓央嘉措》剧组供图)

时间倒回三百年,18世纪初的拉萨,仓央嘉措23岁,他正和心爱的女子热恋着。舞台上,一队身着西藏服装的少年载歌载舞,唱的是极具现代感的通俗歌曲:“这是我们的世代,我们蹒跚走来。”

突然全场灯光变暗,一束白光打在舞台中央一个少年身上。音乐换成节奏与鼓点,少年开始跳机械舞。全场沸腾,台下响起一阵口哨。

2013年6月1日晚上七点半,音乐剧《仓央嘉措》在北京柏拉图剧场进行本轮最后一场演出。这个300人的小剧场座无虚席,没有人在意简陋的舞台布景,以及一看预算就很低的道具。

演员平均年龄不超过22岁,导演曹禅23岁——和剧中的仓央嘉措恰好同岁。她同时也是这出剧的作曲、作词、编曲、演奏、制作……她2012年从斯坦福英美文学系毕业,此前她一手全包的英语音乐剧《时光当铺》已经进行了全球巡演。

《时光当铺》包裹着温哥华华人历史、美国“9·11”事件以及汶川地震。种族、伤痛治愈、土地、死亡等等关键词交错在一个剧中,“背着很多包袱”。

而《仓央嘉措》,曹禅肯定地说:“我只想做减法,拿掉能拿掉的。”“Humanize a whole region and culture(人性化一个地区和一种文化)”,她拿过记者的笔记本,用力地在纸上写下这几个英文单词。

爱情只是个突破口

1697年,14岁的仓央嘉措被送入布达拉宫,正式受戒。正值青春期,仓央嘉措早已沾染了人间烟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谢小跳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30)


回复

2013-06-22

“初级狭,才通人。”现代的文艺作品还是需要绕开文化、政治、利润多个地带区寻找可以到达的平衡。

回复

2013-06-22

好!大爱,所谓跪与不跪,大爱就在那里。已经不重要了。

2013-06-17

大爱面前人们为什么要“跪“!而且必须“跪“。这似乎刚好违背了大爱的原则。

回复

2013-06-21

真心不能理解这种 动不动就跪的 心态和辞令 nnd

回复

2013-06-20

可能心太燥了吧,没看懂

回复

2013-06-19

在信仰与身份的自我纠结中,爱情占了上风,仓央嘉措变成西藏历史上最著名的情诗诗人。。。。。。。。。。。。。这是对他诗人身份的解说 “一些细节还是要去追究,”普琼次仁说,“比如青稞糌粑,我们不加葡萄干的,我们加奶酪。有段群舞,喇嘛背着姑娘跳舞,这有点太过了。”。。。。。。。。。。。这个档次感觉有点小糟糕

回复

2013-06-19

在信仰与身份的自我纠结中,爱情占了上风,仓央嘉措变成西藏历史上最著名的情诗诗人。。。。。。。。。。。。。这是对他诗人身份的解说 “一些细节还是要去追究,”普琼次仁说,“比如青稞糌粑,我们不加葡萄干的,我们加奶酪。有段群舞,喇嘛背着姑娘跳舞,这有点太过了。”。。。。。。。。。。。这个档次感觉有点小糟糕

回复

2013-06-19

作为一名有信仰的藏族人,看到你们的评论和发表很心痛,甚至有些愤怒,为什么这么说呢?你们了解的藏族文化具体有多少呢?就这么枉然的言辞,好比一个外国人说中国的礼让、谦虚就是虚伪的表现,你们会怎么想,所以,对一个有信仰有文化的民族不是你我简单一无关紧要的废话概括的。要想发表自己建设性意见需要去了解和认识这个民族。 其次。对没信仰的人去说有一个信仰的人是没那个资格和权力的!

回复

2013-06-19

仓央本无心向佛。他的诗作之所以出名,很大程度因为他是达赖。

回复

2013-06-18

楼上很好,人本来就是动物,嘉措是宗教的信徒,跪的是感恩,如同父母,在父母跟前表达感恩的跪,难道有错?不要过于敏感,当然没看过这部戏,纯属瞎掰!

回复

2013-06-18

刚摆脱封建百来年的中国,看“跪”字是比较扎眼。反正不是“跪”老爷就是“跪”神灵,好不容易熬过那段被欺辱的历史,现在人们要的是能不能不“跪”,都站着说话,站着还能不幸福了?其实这是一个抛开宗教和神性、崇自然和人性的观点,这个观点不重要。因为当一个人四肢伏地,他只是还原成一个“动物”的身份,抛开“社会”与“文明”,人首先也本来就是一个动物。人以动物的手段代代相传,接受了祖先留下的所有“馈赠”,这些“馈赠”在历史争论里“时好时坏” ,全看那个时代的人的心情。而不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我们称这些“馈赠”叫做爱,集“馈赠”之大者,就是大爱。在这些大爱的面前,我们踩着祖先的躯体,享用祖先遗留的“文明”,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把自己当做主宰,像盘古一样的顶天立地,大可不必。因为人生来就是一个四肢伏地的动物,在“馈赠的文明”里成长。一旦认识到自身在自然里扮演什么角色,就伏身下来看清自己,有何不可。相反,怎么能嗤笑呢。

回复

2013-06-18

从来只有跪天、跪地、跪父母,并没有跪“大爱”一说。

回复

2013-06-18

跪?诶!一种情感的表达而已!尊重了就好!

回复

2013-06-18

天可跪、地可跪,"爱神"不给跪...

回复

2013-06-17

什麽是“大愛”?什麽叫讓“所有人”“必須”“跪”?

回复

2013-06-17

这竟然不是投稿,而是记者写的,南都招记者已经这么宽松了么。仓央嘉措是大爱,达赖呢,毛呢,还是拿了和平奖的奥巴马呢。如果跪了,那跪什么都不是问题了。

回复

2013-06-17

没有什么能让人必须做什么,尤其是下跪!

回复

2013-06-17

大爱面前人们为什么要“跪“!而且必须“跪“。这似乎刚好违背了大爱的原则。

回复

2013-06-17

中国人的历史都是跪着写出来的 现在这个看似和谐的社会不也是吗 一边是主子 一边是为之服务的奴才 只要你心中还有被奴役的性格 就很难挺直自己的的脊梁

回复

2013-06-17

大爱无疆!

回复

2013-06-17

别动不动“所有”、“大爱”好吗 你认为的“真理”并不是别人的好吗 这种民意强奸和身体强奸几乎无区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