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奶粉入华之谜

产能受限、出口到中国的成本高,让洋奶粉厂商更倾向选择在中国设厂生产;而对国产奶粉缺乏信任的中国消费者,更愿意购买原装进口奶粉。这种供给与需求的不匹配,导致中国人很难在家门口买到原装进口洋奶粉。

责任编辑:顾策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实习生 张明萌 石晓霞

在中国超市的货架上,大多是国外奶粉巨头在中国设厂生产的奶粉,原装进口奶粉少之又少。 (东方IC/图)

产能受限、出口到中国的成本高,让洋奶粉厂商更倾向选择在中国设厂生产;而对国产奶粉缺乏信任的中国消费者,更愿意购买原装进口奶粉。这种供给与需求的不匹配,导致中国人很难在家门口买到原装进口洋奶粉。

中国的父母们到底有多热爱洋奶粉?看看淘宝的数据就知道了。

淘宝网2013年5月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自2008年9月三聚氰胺事件爆发至今,中国有196万的妈妈选择网购洋奶粉,上海、北京、杭州位列前三。她们在洋奶粉上的花销高达163亿元,平均每个家长花了8343元。

但买洋奶粉之难,也是人人皆知。网络代购,仍是中国消费者购买国外市场婴幼儿奶粉的主渠道。

近五年来,面对如此巨大的需求,为何洋奶粉却很少直接进入中国销售?

“僧多粥少”

洋奶粉无法大规模出口到中国的原因之一是,很多国外奶粉厂商无法大规模扩大产能,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中国奶业协会理事陈渝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世界乳品贸易量只占世界乳品总产量的5%,国际上没有太多奶粉供应给中国这样的大国。

以欧盟市场为例。中国驻欧盟使团经济商务参赞处的信息显示,欧盟于1984年建立牛奶生产配额制度。每1至7年延期一次,起因是欧盟各国的牛奶生产量大大超出了消费需求,造成了“牛奶淌成河”、“黄油堆成山”的局面。目前,这一牛奶配额限量政策的有效期到2015年为止。超过配额生产的部分,将遭高额税收惩罚。

中国商务部网站上的信息显示,2012年10月18日,欧盟发布公报称,奥地利、爱尔兰、荷兰、德国、塞浦路斯和卢森堡六国在2011/2012年度的牛奶产量超过其配额,因此将面临7900万欧元的罚款。随后,荷兰认领了其中1700万欧元的罚款。

据面向中国消费者的荷兰代购网站“荷美在线”CEO史唯平对南方周末记者透露,被罚款之后,荷兰压缩了牛奶的产量,从而影响了奶粉供应。所以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谢小跳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8)


回复

2013-08-15

环节之多 利润之大

回复

2013-06-17

谢记者,你不是才发表了一篇“天猫假奶粉风波”吗?这篇报道里面天猫买的“诺优能”又成曲线入华的洋奶粉了?到底你的那篇报道是你经过核实调查以后才“有感而发”的啊?!

回复

2013-06-09

根本不是产业的问题,是人们已经不知道应该相信谁了,或者说,已经没有可以信任的人了,只能信自己的判断,奶粉是这样,放眼望去,国内哪个问题不是这样。

回复

2013-06-09

放屁,中国的现状是国产奶粉大家都信不过,不是嫌进口奶粉贵!!没看见说进口奶粉国内设厂要按照中国的标准来生产么???中国奶粉标准全球独一家!!17%的增值税全球独一家!!三鹿的教训还不够嘛??还要填多少中国的未来和希望进去??

2013-06-08

从国外的配额和国家监管层的政策来看思路是对的,婴儿的奶粉必须在中国产,提高自己的生产水平和监管水平,长期看不可能一直靠进口。同时奶源的进口要长时间的运输,要保证质量肯定要添加东西,所以进口奶粉不合格也正常。只是国外的进口每批检验的方式能否引入国内的监管方式,出厂国家强制检验,提高民众的放心度

回复

2013-06-09

Nutrilon诺优能奶粉不是假的吗?

回复

2013-06-08

转发

回复

2013-06-08

从国外的配额和国家监管层的政策来看思路是对的,婴儿的奶粉必须在中国产,提高自己的生产水平和监管水平,长期看不可能一直靠进口。同时奶源的进口要长时间的运输,要保证质量肯定要添加东西,所以进口奶粉不合格也正常。只是国外的进口每批检验的方式能否引入国内的监管方式,出厂国家强制检验,提高民众的放心度

回复

2013-06-07

吃奶难,难于上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