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知新】回看七七级

或因其特定的机遇,“七七级”后来成了一个象征性的符号,仿佛是风云际会,天才一群群地来此相聚。然而,这些人大部分都少小失学,缺乏从小到大的系统训练;先天不足,其创获多来自阅历和悟性。那就是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已为天地留此一景,却勿需复制。

责任编辑:蔡军剑 实习生 金幼文

“七七级”这一代人,其实也和历史上任何世代一样,不过守先待后而已

据说现在连80后都开始怀旧了,有人因此看到了“暮气”,估计90后看到的是机缘。若不因车祸等原因而失忆,谁又能忘记过去?怀旧正如乡愁,未必体现暮气,常常是在移情。历代人畅叙三代,大都如赫德(Johann Herder)所说,表述着某种“最高贵的痛苦”。当此之时,身为50后,心态或更平静,遂可以旁观之眼看亲历的往昔——那曾经的“七七级”。

“七七级”这一群体是多元的,工农兵商,做什么的都有。对有些阅历特别丰富的人来说,这或只是人生的一个插曲;那些年少的,不过是按部就班地上了大学。就我个人而言,却真正是人生的一大转折。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大学招生已经实行“有成分、不唯成分论”;像我这样的家庭出身,实已难进大学。后来居然能进大学读书,有那样好的老师和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