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西方听得懂的方式讲话 李克强在德国

李克强赢得了多达三十五项的中印联合声明、中瑞即将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希望对话解决中欧贸易摩擦的公开表态。不过,对于中国这一届政府的外交考验才刚刚开始。

责任编辑:张哲

2013年5月26日,德国总理举行欢迎仪式,欢迎李克强。 (新华社/图)

中国新总理的出访并不像事后人们看到的那么轻松。

2013年5月19日,李克强抵达自己作为总理首次出访的第一站——印度。除了超过40摄氏度的高温,仅仅十多天前,两国军队还在边境对峙。虽然时机略显尴尬,但李克强给挑剔的印度媒体留下了足够积极的印象。有关李克强在印度总理辛格为他举行的欢迎仪式上,应印度记者要求拍照,用英语询问“握手的照片能做头条吗”的相关细节,被诸多媒体报道转载。

除了印度之外,还有正在发生的中欧贸易摩擦。这一次,欧洲人似乎迫不及待要制造一项中欧贸易交往的纪录,一项惩罚中国的纪录,尽管这个纪录一定会让双方很受伤。即使在氛围相对轻松的巴基斯坦和瑞士两站,李克强也多次对媒体表示,希望世界以“平和心态”看待中国。

毫无疑问,新一届中国领导人正在面对一个心态更加复杂的世界,一些国家在将中国视为合作伙伴还是竞争对手的问题上举棋不定。正因为如此,李克强此次出访不仅是在履行礼仪、签署协议、展现风采,还要解决众多实实在在的问题。

好消息是,李克强赢得了多达三十五项的中印联合声明、中瑞即将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希望对话解决中欧贸易摩擦的公开表态。不过,对于中国这一届政府的外交考验才刚刚开始。

在欧洲“救火”

2013年6月6日,欧盟委员会将对是否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47%的惩罚性关税进行最终表决。这是李克强首次出访必须面对的一块硬骨头。

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欧盟2012年启动的针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反倾销、反补贴(下称“双反”)调查是中国迄今为止遭遇的规模最大的贸易诉讼,涉及两百多亿美元的出口额、数以千计的企业和四十多万中国人就业。2013年5月中旬,欧盟委员会又表示将对华为、中兴两家中国公司“原则上”启动“双反”调查。

“李克强到访德国很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