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非”离港潮做回内地人到底有多难

在香港所诞生的“双非婴儿”数量已超过20万。他们孤独成长并大多进入学龄期。在近年来持续升温的陆港矛盾中承受了过多的排斥和责难。尊严的丧失和高昂的费用让许多“双非家庭”萌生退意,却陷入陆港两地户籍壁垒的夹缝中,一边是“退不得”,一边是“进不了”。

责任编辑:叶伟民 实习生 张雪彦 赵良美

2012年3月1日,深圳湾口岸跨境学童在过境。 (东方IC/图)

编者按:新世纪以来,在香港所诞生的“双非婴儿”已超过20万名,他们孤独成长并大多进入学龄期。近13年来,这个曾带着无限憧憬的移民群体,在近年来持续升温的陆港矛盾中承受了过多的排斥和责难。

面对越来越难以自持的尊严和坚硬的现实,一些“双非家庭”开始酝酿逃离香港,却遭遇了始料不及的难题。

尊严的丧失和高昂的费用让许多“双非家庭”萌生退意,却陷入陆港两地户籍壁垒的夹缝中,一边是“退不得”,一边是“进不了”。

为了让孩子从“香港中国人”转回“内地中国人”,粱楠甚至计划让孩子移民东南亚小国再移回中国,但依然碰壁。

粱楠只剩下为孩子造一个“假身份”的方法,但她可能面临因为这个不存在的孩子而缴纳计划生育罚款的窘况。

2013年5月,在儿子多多当了近六年香港人后,来自湖北的梁楠和丈夫张侃,决定撤回原点——让孩子做回内地人。

这意味着,他们不用再挤在香港狭窄的出租屋,也不用为高昂的生活费焦虑,更不用忍受“北佬”的污蔑。他们将在深圳一套160多平米的公寓内开始新生活。

仅仅在两三年前,梁楠的这个想法是不可思议的。“让孩子成为香港人”曾是众多冒着生命危险“冲关”生产的“双非家庭”(夫妻均非香港居民)动力源泉。至今,“双非婴儿”数量已超过20万。

长期以来,这些极富冒险精神的父母认为,在经济更为发达的香港,他们的孩子能获得更优质的教育和更丰厚的福利,从而有更光明的前途。

2012年以来,随着“蝗虫论”等事件的爆发,陆港民间矛盾进一步激化,在港“双非”家庭再一次成为众矢之的,这些新移民被丑化成资源抢夺者。

一股试图由香港退回内地的“离港潮”由此酝酿。2013年3月,香港入境处表示,该处接到多宗双非父母“如何取消子女的香港永久居留身份,以取得内地户口”的求助。

香港媒体在一则名为《离港力》的报道中描述这些父母的困境——“我不想做香港人,可以吗?”

事与愿违的是,他们都与梁楠一样,发现退回内地比当年挤进香港还要艰难。

梦想渐成鸡肋

6年前到香港“闯关”(临盆前冲产房)生子的记忆,仍时常在梁楠脑中蹿出来。

混乱的脚步、人声,救护车的鸣笛,邻床的呻吟,偶尔交错南腔北调的普通话,还有新生儿此起彼伏的哭声。她甚至记得接过丈夫排队等号两小时办好的婴儿出生纸时,纸张划过指尖的声音。

这种惨烈赴港的记忆,在2013年5月初的一个清晨再次浮现。此时梁楠正坐在香港上环的茶餐厅里咀嚼红肠公仔面,一则升级版的“双非”闯关新闻正在电视中播报——香港政府今年落实双非“零配额”政策后,内地父母开始经从菲律宾迂回入港生子。

在过去十多年里,数以万计的“双非孕妇”都前仆后继地进行着这种玩命的冒险。就在2013年3月,一位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99)


回复

2015-01-08

活该

回复

2014-11-09

deserve it

回复

2014-11-06

其实文章中的多多一家,如果在深圳会过得幸福,非去受这份罪,,活该,,

回复

2014-06-25

因果报应啊

回复

2014-01-28

条件这么好还担心这担心那的,我觉得吧,不用搞来搞去了,太折腾了,受不了。一家子就住深圳吧,再请个好的补习老师怎么补都行,反正放弃香港身份等于放弃香港教育。这样居住环境好了,教育也没耽误。让孩子跟爸爸学做生意也是好出路,将来有出息了,香港身份还是很有用的。一动不如一静。

回复

2013-09-16

人云亦云,你知道有多少会冲关?以前去香港生子是合法的,过关都有证件,不会受到阻拦。香港医院还在关口做广告,如果需要冲,广告就没必要做了。既然合法,又有招揽广告,到后来就不应归为无尊严。你为你小孩做了什么,我觉得双非的父母愿意为孩子付出,不管结果怎样。就像一个农村的移居到上海,只要是合法的,尽管受歧视,但没有什么无尊严一说。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选择,我们无权指责。

2013-05-30

去冲关、做人人不齿的“双非”童父母的时候,你们有没有一点尊严?现在又要尊严?简直是输打赢要的无耻典型

回复

2013-08-21

B

回复

2013-08-21

B

回复

2013-07-06

作!

回复

2013-07-03

想要说什么,中国和它属下的香港都是户籍超级僵死的地方

回复

2013-06-29

这群SB,本质就是想偷窃香港的福利. 失了做人的尊严和快乐. 因果报应.

回复

2013-06-18

有意思

回复

2013-06-16

“蝗虫论”、国外的种族歧视及内地不同地域之间的相互攻击,都是一样的,也是正常的,而且如果经济变差,歧视越严重。原因是当人们变得焦虑的时候,就需要转移注意力,发泄掉心里的情绪,替罪羊就出现了。不然人们会被焦虑折磨死,所以某种意义上,这种歧视是由人的自我保护的心理机制决定的。

回复

2013-06-08

你们想把便宜占尽,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现在又怪政策,难道当年不是这样的户籍政策么?

回复

2013-06-08

如果香港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就不应该存在这样的问题。从这方面说,香港似乎不属于中国,只能说,中国的户籍制度限制太大了。

回复

2013-06-08

如果香港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就不应该存在这样的问题。从这方面说,香港似乎不属于中国,只能说,中国的户籍制度限制太大了。

回复

2013-06-07

入港籍就要事先前后考虑清楚,不能只看福利不看负担风险,投机取巧钻漏洞,仓促计划只会事与愿违

回复

2013-06-03

如果为了香港的公平制度,千方百计将孩子生在香港,那也算是理性选择。 可是,只想捞别人的好处、不想面对困难,这心态就可鄙了——机关算尽,占小便宜,最后偷鸡不成蚀把米,还是怪自己吧。

回复

2013-06-02

活该,都是些蝗虫自己还觉得冤枉了?垃圾人

回复

2013-06-02

真的说不出是谁的错。。。犹记得当初的那股风潮,却不能提前预警人们未来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