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科学需要有使命感

为了免除衣食之忧,为了晋升,多发文章,并尽可能地发表在高影响力的杂志上,无疑是一条捷径。而且如此为之,不仅无可厚非,更应该击节颂之,毕竟,这一切是一个科研人员的本职工作。人必有所寄,然后能乐。否则终日忙碌,为课题而课题,为文章而文章,又焉能乐,又何益于人、于世?

责任编辑:朱又可 实习生 葛佳男 陈延舟 龙健

高翔,哈佛医学院副主任,流行病学家,助理教授。任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部专家委员会委员、美国NIH课题评审组成员、美国帕金森学会环境遗传组共同主席。 (南方周末资料图)

古人有个词叫“祸枣灾梨”,讲的是旧时文人,滥刊无用之书,浪费珍贵枣、梨之木材(用于雕版)。清人赵翼有诗,对此现象有入木三分之描述:

只为名心鉥肺肝,纷纷梨枣竞雕刊。

岂知同在恒沙数,谁独能迥大海澜?

后代时逾前代久,今人传比古人难。

如何三寸鸡毛笔,便作擎天柱地看。

赵翼感叹诗集之多,“汗牛充栋,已苦其繁”。今之视昔,亦犹后之视今。今世风气则有过之而无不及。根据PUBMED(世界最大的生物医学搜寻引擎,以英文文章为主)数据,从1900年到2013年,有220万科研文章发表。其中,超过半数发表刊于最近的20年间。如此数量,难免泥沙俱下。我作为这浩荡科研“水军”的一员,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