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最赚钱的地方,亏钱最多

在这场游戏中,银行的大肆放贷,“不管你负债高不高,先贷给你,先做业绩。每家银行都这样。”让“明星企业”负债规模迅速高企,反而成为了“高危企业”,拿了不该拿的钱,往往就背上不该背的债,银行也深受其害,赚钱最多的地方,最危险。

责任编辑:舒眉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实习生 张明萌

互保信贷把企业困在了一条船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CFP/图)

银行是温州陷入僵局的一个直接推手,但今天,它们也身受其害。

行长撤了一圈

“现在是千方百计降不良资产。”

截至2013年3月末,温州银行业不良率已攀升至4.01%。

“温州银行业的不良,至少要在现有基础上乘以2,能不能打住都还难说。”2013年5月21日,一位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负责温州不良贷款处置的风控总监预测道。

直到2011年6月,温州银行业不良率仅为0.37%,依然达到国际公认良好水平。

不良率低并不意味着风险就小,事实上,温州不良率极低的原因是,民间借贷市场是银行风险的“隔离层”——企业资金周转不灵时,总能借到民间资金度过危局。

2011年末,这一切戛然而止,央行收紧银根,银行瞬间“变脸”。承兑汇票贴现利率最高时逼近月息2分,而2009年宽松时翻了3倍,此外还出现名目繁多的变相加息,一夜之间,市场上钱少了很多,资金链断裂开始大规模涌现。

南方周末记者从温州市金融办获得的数据显示,2012年民间流动资本约6000亿,比2011年缩水30%。2008年民间借贷占社会融资总量6%,2011年这一数字急升至16%,而民间借贷危机爆发后,这一数字回落至10%。

铜加工厂老板叶健强深有体会,高峰时他的民间融资有1亿多,月息高达三四分,但从2011年底,拆东墙补西墙的游戏玩不转了,过去,在温州打个电话就能借到一两千万,眼下,“想借一百万,比登天还难”。

民间资金缺位,银行业资产裸露。银行过去短贷长投的风险暴露无遗,不良率开始节节攀升。

链条最薄弱的环节就是互保贷款。政府则千方百计地延缓问题爆发。

2012年8月,温州市政府曾下发160号文件,要求银行“不宜申请法院查封”经营正常的担保企业资产和账户,“并且承诺不抽资压贷,以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如果银行要起诉互保单位,需要经过经信局协调。

但该文的约束力有限,紧要关口,银行依然争先恐后抽资压贷。为了当初一笔找上门来的1000万贷款,两年之后,叶健强不得不追加担保企业、追加个人担保,最后把厂里设备也通通追加了进去。

情急之下,政府又成立了应急转贷资金帮助企业“借新还旧”。以乐清为例,2011年11月成立1.5亿应急转贷资金池,截至2012年底,共有76家企业办理301笔应急转贷,平均一个企业4笔,累计总额22亿。

进入2013年,应急转贷资金需求激增。仅前四个月,已有40家企业申请应急转贷91笔,总额6.2亿,申请企业数量已超过上年的一半。“本来都是中小企业,现在一些大企业也来申请。”乐清经信局副局长徐立志说。

政府还想出办法帮企业增加可供抵押的资产。在温州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4)


回复

2013-07-01

还金融和经济的市场化!

回复

2013-05-31

都是四万亿政策和后面的房地产调控搞坏的.按理说四万亿投资计划是个中长期计划,既然推出来了,有点常识的人都能预见到后面肯定要引发通胀资产价格上升等情况.但推出的时候没想那么多,真推出了一段时间后,负面影响来了,那么也应该冷静处理.好了,嘴上说要冷静处理,实际上是慌乱了.马上进行房地产打压调控,引得产业链崩溃.说是要转型升级了.那么刚推出的四万亿投资就不管了.政府政策变得比川剧变脸还快,没有一点前瞻性眼光.把好好的一个中国经济搞得一团糟.谢幕前最终还在为自己的四万亿乱政辩护. 正常情况下,既然推出了四万亿投资,就应容忍资产价格上涨,等经济恢复正常了,再慢慢来收紧货币,这样提前给市场一个预期,使企业能做好准备.没见过一个政府这样乱搞的,把一个房地产市场搞成了一个政治化的市场,充满了阶级性. 新一届政府要降房价也应是一个长期目标,应鼓励开发商的房地产投资,给开发商一个良好的投资预期,这样市场上的房源多了,价格的涨势长期来看会稳定.而不是一味调控房价,给出一个负面的预期.既然搞市场经济,要改革开放,就不要叶公好龙.

回复

2013-05-30

正直的人都是这样的,没办法。还得按社会的规矩办事,否则会受到严厉的成惩罚。

回复

2013-05-30

银行就是晴天送伞,雨天收伞的机构。早多少年就有人说过了。

回复

2013-05-29

温州当时很多企业主在拿到前后,根本不在搞企业了,都沉浸在放高利贷,炒房等等投机中,企业只是放着摆样子,甚至机器都不转动的。因为投机比做企业快,又省心省力,而且拿了钱都是名牌和豪车装扮好,出去更容易做事。而银行在这个游戏中,比比皆是的不是什么改革,革新,变通。讲到底就是轻者违规重者犯罪的无规则行动。中国人习惯,无视这种变通了。其实这会要了人命,要了社会的命!

回复

2013-05-26

简单,不会简单。

回复

2013-05-26

把分享到拿走!

回复

2013-05-26

银行内部的运作规律很复杂,外行人不可能一眼就看得懂。

回复

2013-05-26

中国的银行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银行而是政府的库房。

回复

2013-05-26

收益越高,风险越高啊!

回复

2013-05-25

关注一下看看

回复

2013-05-25

破产重整、涅槃重生、恢复信誉、重塑形象

回复

2013-05-25

如果我可以开银行,我就不用根据那些愚蠢的指标乱放贷,也不用根据更愚蠢的指标乱收贷,选自己认可熟悉的企业长期合作。繁荣时克制自己不乱放贷,萧条时支持优质企业度过难关。是的,我想你知道我想表达什么。

回复

2013-05-24

和 小屁民什么关系?小屁民想借钱比谁都难!而且还1个担保只能借5万 2个10万,抵押东西都难!而且去借高额贷款的和银行的一样!所以小屁民只能租房!而不能借钱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