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评】廓清邻避误解,勿污名反对者

如果没有对民众抗争的动机、行为以及具体过程进行深入的检视,就轻易地使用邻避概念来解释中国当前方兴未艾的环境抗议,不但不能帮助我们对这一新生社会现象的理解,更令人担忧的是,它很可能会对参与抗争的民众形成道德预判,严重挫伤民间社会艰难孕育出的权利意识。

责任编辑:曹海东 何海宁 助理编辑 袁端端 实习生 王悦

近日,昆明和彭州的炼油项目几乎在同一时间引发当地市民的反对,关于邻避效应的争议再起。

邻避一词伴随着2012年一连串环境群体性事件,很快成为媒体与学术话语圈的时髦语汇。四川什邡反对钼铜深加工项目、江苏启东抗议污水排海工程以及浙江宁波反对PX项目,统统被贴上邻避运动的标签。

而我认为,这是对邻避概念一个不容忽视的误读,甚至有污名化维权行动之嫌。若不及时厘清,或将对维权民众造成“误伤”。

邻避源于“Not in my backyard”(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音译,这个词在1980年代由英国当时的环境事务大臣尼古拉斯·雷德利创造而逐渐流行起来。它原指一些达成社会福利所不可或缺的公共设施如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殡仪馆、公墓等,可能会给当地居民生活的安全、安宁与卫生等带来诸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