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身说法】讲新话,正合时宜
为什么地方上有些同志对新话那么“过敏”?是不是咱们的“为尊者讳”和“帮闲”文化太甚,总以为新话不合时宜,讲了就会引起上级的不快?但其实高层没那么小肚鸡肠,又何必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君不见,习近平倡导讲新话,俞正声鼓励不同意见的交流和讨论。
责任编辑:蔡军剑 实习生 王津
本栏目欢迎您讲述亲历,现身说法!
2011年9月,学校让我准备论文,参加福建省政协理论研究会第四次理论研讨会所需。我写了一篇有关“人民政协与协商民主”的文章,即发校方审核。后来一忙,也就忘了这事。
某日跟一位在省政协工作的学生聊天,偶尔谈起研讨会的事儿。他问我为什么不参加过几天就要举行的研讨会,他知道我对政协理论感兴趣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瓦特
在明恩溥《中国人的素质》书中第八章拐弯抹角里有这么一段:“我们曾经替人转送过一封信 ,是给一个离家很远的人,信的内容是:在他外出期间,他老婆突然死了,于是,邻居发现没 有人看管,就把他家留给这位凄凉人的东西全都拿走了。不过,这封信的信封上却写着这样几 个极不准确的大字:平安家信!” 很不幸这篇文章就透露了这么股浓浓的味道!一百多年了,我们还是没变,喜欢说左右逢源、 两边讨好的可人儿话。所以,这不,有人说《东方红》是含大讽刺的,也有人说郭沫若那些乱 七八糟的和诗也是暗讽,还有人说林彪那些极尽吹捧的话也是以自丑来彰毛之丑,等等等等不 一而足。什么乱七八糟的讲法都能够被揣摩出来。 而且所谓新话,也不过是个虚词,这种虚词发明太多了。实际要比对着做来看、来核证,明明 说一套、做一套,再借用这种虚伪至极的话不管是所谓“讽刺”(真正的讽刺不会是能让人多 种解释的)或是所谓借其势力都是不适宜的,这就是我的看法。 就借用明恩溥书里的一句——“盎格鲁-撒克逊人引以为荣的思维习惯之一,就是直接思考 事物的实质,一旦想到本质是什么,就心口如一地说出来。”这也就是我在这里想说的话。
行文别老是把掌权派头头拿出来说事——说得好!您说,要是把这几句删了,就OK了?还是说,整篇文章没意思?如果说整篇文章没意思,那可否请您说说,怎样的文章是您有兴趣读的?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