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泪》的沧桑

“这样一部纪实作品”,我在“前言”中说,“尽管有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不仅可为当代中国生活提供独特的见证,而且对于以悲悯情怀理解人和历史或有所裨益。”

责任编辑:刘小磊

巫宁坤先生(左)近影 (南方周末资料图)

1993年2月,我用英文撰写的劫后余生回忆录 A Single Tear (《一滴泪》) 在纽约出版。

根据媒体报道,拙著问世后,在英语世界引起轰动,“佳评如潮”。香港的《文汇报》发表了香港大学刘靖之院士的书评,“巫宁坤的《一滴泪》威力无穷。”1993年终,《纽约时报》从当年出版的图书中评选出7部 “nota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谢小跳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3)


回复

2013-05-12

正在看这本书,却不知还有这后续之事。。。“我归来, 我受难, 我幸存”。。。

回复

2013-05-04

巫宁坤先生的《一滴泪》,道出了多少时代的哀痛!

回复

2013-05-03

做了恶事,害人之后,常常买鱼放生,祈求神灵的宽宥,可见还有一些畏惧。对于历史就是那么一回事了,事关组织影响,领导颜面,大局稳定……可以任意窜改,历史奈我如何?只是不能封住当事人的嘴,恶人的恶事会代代相传,终究会记录在历史的耻辱簿上,给子孙后代招来无尽的羞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