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徐韬

五年时间,1985年生的徐韬,已经完成了九个岗位的轮换,晋升到了副处级。湘潭副县长的仕途看似眼花缭乱,实则每一步都精心安排得合理而科学,踩在了点子上。年轻官员近年来在湘潭如过江之鲫,其背后是当地政坛传说的“湘乡帮”。

责任编辑:杨继斌 实习生 郭琛 苏桐

编者按:27岁的湘潭副县长和47岁雅安灾区副乡长本周分别成为了新闻人物。前者是因为其令人眼花缭乱的升迁速度而被外界质疑;后者在救灾现场辛苦数日,却因未及时处理一起救灾物资引起的纠纷而被免职,因此被舆论同情。

不管是官场新秀,还是免职的副乡长,惟愿他们以实绩来回应公众的关注。

五年时间,当其他体制内的年轻人还在官场中摸索门道的时候,1985年生的徐韬,已经完成了九个岗位的轮换,晋升到了副处级。 (CFP/图)

湘潭副县长的仕途看似眼花缭乱,实则每一步都精心安排得合理而科学,踩在了点子上。

徐韬有瑕疵,但没有硬伤。尽管事后有5名涉事官员得到党内警告处分、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等处理结果,但“程序上的瑕疵,影响不到徐滔”。

年轻官员近年来在湘潭如过江之鲫,其背后是当地政坛传说的“湘乡帮”

4月22日,在经过近一个月的调查后,湖南省委宣传部通报了对“湘潭提拔27岁副县长徐韬”一事的调查结果:没有发现人为操作、弄虚作假及其他严重违规问题。

调查结果的重点在一个“但”字之后。“但在提拔徐韬为湘潭市岳塘区建设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的过程中,岳塘区委组织部只进行了谈话推荐,没有进行会议推荐,没有就破格提拔事项向上级组织部门报告;在运用郴州公开选拔的考试成绩和考察成果提名其为湘潭县副县长人选过程中,湘潭市委组织部未严格履行推荐和考察程序。”

此前的3月21日,有网帖质疑湘潭县副县长徐韬一年半时间完成从正科到副处的晋升,其间还在湘潭大学攻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对此,湖南省有关部门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

湘潭市委组织部和岳塘区委组织部5名涉事官员得到党内警告处分、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等处理结果。事件的当事人徐韬则失去了他可能得到的学历和学位。4月4日,湘潭大学对徐韬进行退学处理。理由是徐韬在读研期间有三门功课挂科。

“从形式上看,徐韬有瑕疵,但没有硬伤。”对于“官方定论”,湖南省纪委预防腐败室副主任陆群在微博上表示“并未出乎意料”。

“凌波微步”

徐韬的升迁速度快于他以前的同事和领导

在湘潭的官场里,徐韬是一名坐着火箭上升的年轻人。五年时间,当其他体制内的年轻人还在官场中摸索门道的时候,1985年生的徐韬,已经完成了九个岗位的轮换,晋升到了副处级。其间,他还借调至省委一年,读了三年全日制的研究生。

2007年,徐韬从南京大学国际政治专业毕业。7月,徐韬以选调生身份在湘潭市霞城乡工作,10个月后,即被提拔为副科级,任湘潭市建设路街道副主任。

2009年3月,徐韬被借调至湖南省省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办公室,为期一年。

2010年5月份,徐韬调至岳塘区团委任副书记;11个月后,升至团委书记,成为正科级。在这期间,徐跨专业考上了湘潭大学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60)


回复

2013-10-27

国情决定:现实比小说更传奇!

回复

2013-08-24

改变这一不合理的现象的唯一办法---全民大选。

回复

2013-06-02

参加革命一定要早。。。。。。! 当你准备进入少先队的时候,有的人已经进入事业编制了;当你准备进入共青团的时候;有的人已经进入公务编制了;当你以为学成进入社会的时候,人家已经在体制内多年,进入到局(县)长的位子了;所以,好的出身、好的父母、这样你就不会输在起跑线上了。

回复

2013-05-25

全国公选不公平公正,你说什么公平公正呢,民选?支持湘潭副县长!

回复

2013-05-20

党员干部选拔任用管理条例有很多空间,党、国、体、制对于国家选人用人要改进!很多英才进不了体制,进了体制的也起不了多少好作用!

回复

2013-05-19

没办法国情!

回复

2013-05-19

没办法国情!

回复

2013-05-18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有个好爹好妈比啥都强

回复

2013-05-18

拉帮结派!

回复

2013-05-18

什么是破格?

回复

2013-05-17

神速!

回复

2013-05-09

就像化粪池里的粪便污水,发酵的时间长了就是好肥料了。相信我们公正廉洁的组织部。

回复

2013-05-09

去他妹的自己打的回去。。。

回复

2013-05-09

去他妹的自己打的回去。。。

回复

2013-05-08

奇迹是需要人去创造的

回复

2013-05-08

官场现形记,黑!

回复

2013-05-08

从“徐韬”事件反映到“湘乡帮”的可怕,在此事件没有曝光之前,“火箭式”升迁、“选调生”破格录用都是那么的名正言顺,每每一贴出来曝光,就名不正,言不顺了。不光是湘潭要警惕“湘乡帮”,整个湖南,整个中国都要警惕帮派政治。

回复

2013-05-07

官场潜规则

回复

2013-05-06

为某个人升迁而专设一场公开考试,早已是官场潜手段,目的是拱一个有前景的同乡快速爬上中央。

回复

2013-05-05

民意、天意、官意。那个最大?人民和官员的回答一定不同。有些人脑中这样想的:民意是不成熟的片面的;天意是迷信的;只有领导官意是最正确、最实事求是、最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他们活在制度下,说着制度话,交着制度里的朋友,喝着制度内的酒。因为他们事制度里的人,我们是制度外的人,就像活在地域的人不会嫉妒天堂的种种美好,所以这个年轻官员的迅速提升我不会感到气愤和嫉妒,就是他妈的经常抱怨:投胎是个技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