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高论(20130418)】尽心呵护公众对法治的信仰

“上访妈妈”唐慧无论对女儿的不幸经历多么痛心疾首,对自己受到的劳教处分多么不服,都没有采取有违法治的过激行动,而是选择依法诉讼去坚持自己的主张。这份对法治的朴素信仰,令人为之动容。

责任编辑:陈斌 实习生 陈建宇

《人民日报》 2013年4月15日 王石川

(原文摘编)“我还要上诉。”日前,“上访妈妈”唐慧诉永州市劳教委案被一审驳回,走出法庭之后,她掩面而泣,说出了自己的心愿。

作为一位母亲,今天的唐慧无论对女儿的不幸经历多么痛心疾首,对自己受到的劳教处分多么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2)


回复

2013-07-16

进步了么?

2013-05-10

为什么总是在牺牲一些人的利益之后法制建设才进步?

回复

2013-07-03

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

回复

2013-05-26

法律 在这个国度里面 基本上 解决不了人民的诉求 特别在民告官的 情况下 官是种强大的体系 在这个国度里 官与民之间的等级 是继上下五千年文化的延伸 不可能实现平等 没有哪个官 能在公众面前轻易的说 我会给你满意的答复 因为他答复不了 在这个法制下 他是没有底气去说的 冠冕堂皇 也许是种最好的形容 所以 如今 形成了很多社会冷漠 同时也没有更多的媒体去介入 因为现在没有哪个媒体是独立的 都是官方的 一个弱小的个体 去想借助飘渺的法制 打败一个统治阶级 是不可能的 我觉得 最终如果官方已经感觉很厌烦了 就会“息事宁人”新一代的领导 要想打破这个五千年文化的延伸 我觉得在我这代是不可能 希望 这件事 能够得到 很好解决 人要活在一个有尊严和公平、被尊重的国度里 才会让人 感觉自己 还活着 不是 无奈

回复

2013-05-25

信仰是个好东西,要坚持就不要怀疑。反之就不要有信仰。

回复

2013-05-10

为什么总是在牺牲一些人的利益之后法制建设才进步?

回复

2013-05-09

对一个人的不公,就是对所有人的伤害。(下一个可能是你)

回复

2013-05-09

习近平不止一次说过:“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回复

2013-05-08

习的话能做到吗

回复

2013-05-08

习的话能做到吗

回复

2013-04-25

其结果呢, 难道就是长期被蹂躏吗?

回复

2013-04-25

讲政治嘛,信仰是何东东.

回复

2013-04-24

中国这个社会改革步伐怎么就这么慢呢?

回复

2013-04-24

早已伤心不已!!!!!ZF彻底失去了公信力!!!!

回复

2013-04-23

知道了也不会管

2013-04-23

不知道湖南省的领导在干什么

回复

2013-04-23

不知道湖南省的领导在干什么

回复

2013-04-23

標題蠻好。可通常是“上上……級”關心下,相關事件的處理才會啟動,至於問題解決與否那就另當別論了,何為法?

回复

2013-04-23

民众对于法治的信仰是有先决条件的,那就是司法制度执行者必须与手握公权力的人做有效的区隔。如果司法者成为掌握权力的附庸或遮羞布,那还能保证司法的公正性?

jimeier
回复

jimeier

2013-04-22

这是一位善良柔弱女子的角力,对手是一个凶狠强壮的流氓. 唐慧的执着令人钦佩, 但愿这不是一场梦.

太湖雪。旺财
回复

太湖雪。旺财

2013-04-22

让群众去信仰法治,而当权者践踏法治。这是南辕北辙

回复

2013-04-22

信访制度就是拦轿喊冤,这种制度本身就和法制是冲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