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权力交给大众 从“美国偶像”到“中国梦之声”
《美国偶像》十多年来经过了多次调整,惟一不变的核心竞争力是:把权力交给大众。不论谁,都不能代替美国民众做选择,最后谁能成为“美国偶像”。
责任编辑:袁蕾 朱晓佳 实习生 周鑫 付必全
《美国偶像》十多年来经过了多次调整,惟一不变的核心竞争力是:把权力交给大众。不论谁,都不能代替美国民众做选择,最后谁能成为“美国偶像”。
2005年,李宇春在《超级女声》中被票选冠军,成为民意下崛起的“平民偶像”,登上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
几年来,中国电视选秀节目经历了一场“狂飙突进”,从山寨拷贝到引进海外版权,观众见识的节目各种各样:唱歌、跳舞、跳水、竞技、智力游戏……
而当年《超级女声》模仿的原型《美国偶像》,却一直没有被正式引进。
2012年4月,东方卫视副总监徐晓艳在法国戛纳举办的春季电视片交易会(MIPTV)上寻找购买哪一部“引进版”时,注意到了《美国偶像》。东方卫视的2013年度收视计划是“冲到全国卫视第一阵营,也就是前三的位置”,通过调研,徐晓艳发现,“整个中国对于唱歌节目的热情是经久不衰的。”
世界上有三大唱歌选秀模式,《美国偶像》、《the voice》和《X元素》。《美国偶像》创办于2002年,至今播出了12季。“有时候它也会走下坡路,但我们依然是全美晚间排名第一的电视节目。”《美国偶像》制片人奈吉尔·里斯格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交易会上,已经有几家中国卫视抢先对《美国偶像》下手了,有一家卫视几乎就要和《美国偶像》的海外分销商英国Fremantle公司进入签约阶段。凭借与Fremantle在引进版真人秀《中国达人秀》的4季合作,徐晓艳加入了购买“美偶”版权的竞争。
《美国偶像》对于中国合作伙伴的挑选谨慎而漫长,“它是希望打一个响一个”。经过历时三个月的评估,东方卫视才最终拿到正版《美国偶像》的版权,回归“造星”和“民意”。
版权引进得非常利落,美方给了东方卫视厚厚的一本宝典,要求中方严格按照宝典制作,但同时允许根据国家的不同文化背景,进行本土化改造。
2013年5月,中国版《美国偶像》即将播出,名字并不叫“中国偶像”,而是被换上了一个颇为“时髦”的称呼——《中国梦之声》。
“14年之前的1999年,出了周杰伦。7年之前的2005年,有了李宇春,7年之后的现在,李宇春之后,称得上是真正的大众流行偶像的形象是没有的。中国内地的文化市场上来说,急需要一个偶像性的人诞生。”《中国梦之声》总导演王磊卿和他们团队的目标,就是“创造明星”。
“自己做决定,就会买自己选择的唱片”
“造星”的想法来自于英国人西蒙·富勒对音乐产业的失望,他是原版《美国偶像》的创始人。
“挖掘新星有那么多障碍。你需要电台播放这些歌曲,需要电视广播表演和播放视频,需要媒体宣传积极的故事和发布图片。我想找到一个方法来绕过这复杂的过程。我想直接走进公众,让他们告诉我他们喜欢谁,爱什么样的艺人。‘偶像’这个概念就这样简单地诞生了。让观众投票支持那些他们喜欢的人。一旦有一个获胜者,我将会有一个新的明星,卖出数以百万计的歌曲,售罄无数的舞台入场券。”富勒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谢小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