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周快评】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日前,陕西省政府将5名在1939年与日军交战牺牲的原“国民革命军陆军”的中国士兵批准为“烈士”。根据民政部通知,这样的追认原是“不登报,不作公开宣传”的,并且程序上是个别审批、个案解决。有必要以法律方式界定中国军人在卫国战争中的牺牲,最好一揽子解决,一个部委的通知显然难当此重任,个别审批要何年何月才能解决啊?

责任编辑:史哲 戴志勇 蔡军剑

日前,陕西省政府将商洛市徐治帮、郝兴泗、任丙杨、吴宗树和汪家强等在1939年与日军交战牺牲的中国士兵批准为“烈士”。在批复中,身为原“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四集团军96军177师士兵的这5人被称为“同志”,许多人感慨这是对中国卫国战争死难烈士的尊重,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6)


回复

2013-04-17

嗯啊,

回复

2013-04-16

做了烈士该做的事情,却要批准才能有“烈士”这顶帽子。就如一个断了腿的人,要国家给你发一个残疾证你才是残疾人一样!

回复

2013-04-16

问题不是这么简单。假定有一个村庄,地主老财养了一群打手,对贫苦的农民残酷剥削,贫苦的农民忍无可忍,奋起反抗。正在双方激烈斗争时,忽然从外面进来了一群强盗,要把地主、打手、农民一齐杀掉,将这个村庄占为已有,在这种情况下,地主、打手、农民们应该怎么办?团结起来把强盗打跑后,由于先前的矛盾并没有解决,双方继续打,最后农民胜利了,在撰写打强盗的历史时,应该怎样评价地主和打手这一方呢?

回复

2013-04-15

这样的好事却还令人心头沉重,外曾祖父唐淮源将军也是“文件”的受益者。

回复

2013-04-15

同意!

回复

2013-04-14

同样为了抗拒外敌入侵、同样是为了中华民族生存而牺牲,但他们所得到的待遇竟然是天渊之别。

回复

2013-04-14

历史终将还原真相

回复

2013-04-13

不论政府认不认他们为烈士,他们都是好样的,他们是为了中国而战的,他们是我们这个民族、国家的英雄。缅怀他们,敬重他们,不论他们参与的是什么政党。

回复

2013-04-13

还原历史,让年轻人知道真相…… 诚信从我做起!

回复

2013-04-13

老兵不死,精神永存!

回复

2013-04-13

商洛市商州区徐治帮、洛南县郝兴泗、商南县任丙杨、柞水县吴宗树、汪家强5名同志——都是最普通常见的中国地名和人名。

回复

2013-04-13

商洛市商州区徐治帮、洛南县郝兴泗、商南县任丙杨、柞水县吴宗树、汪家强5名同志系原国民党陆军第四集团军96军177师530旅1059团3营一等兵,1939年1月23日在山西省平陆县洪池乡西郑村中条山对日作战中牺牲——普通的地名,普通的人名。

回复

2013-04-13

一个中国,普通的地名,普通的人名。商洛市商州区徐治帮、洛南县郝兴泗、商南县任丙杨、柞水县吴宗树、汪家强5名同志系原国民党陆军第四集团军96军177师530旅1059团3营一等兵,1939年1月23日在山西省平陆县洪池乡西郑村中条山对日作战中牺牲。

回复

2013-04-13

想起一件事,某地为一国民党抗战牺牲士兵申报烈士,最后的答案是“问海峡对面去拿”! 又想起一副漫画---“出了毒牛奶,从质检部门开始推,一直推---推推---推,最后的答案是-问牛去”!所以确实有必要超越30年前统战的小视野,而从国家连续性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回复

2013-04-13

随着岁月的流逝,长期淹没的历史真相渐渐的露出水面。抗日战争是谁领导的?哪些人对于国家民族做出了重大贡献?历史不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回复

2013-04-12

抗日乃民族大业,岂有国共之分?何盼中华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