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切:把我比做鲁迅?我同意 库切在中国的惟一访问

库切所有的作品都与“人能否逃避历史”和“无可逃避的孤独”有关。2003年,库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在人类反对野蛮愚昧的历史中,库切通过写作表达了对脆弱个人斗争经验的坚定支持。”

责任编辑:李宏宇 袁蕾 朱晓佳 实习生 付必全 阎彬

库切沉默寡言,在北京15分钟的演讲中,他直言诺贝尔奖“理想主义”评选标准的局限性;但在朋友家的闲谈中,他真正好奇的,是普通中国人的生活:父辈有没有参加过“文革”?中国的性别比例如何? (南方周末记者 王寅/图)

库切所有的作品都与“人能否逃避历史”和“无可逃避的孤独”有关。在他的代表作《耻》中,这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小说中因风流韵事而东窗事发的教授卢里拒不悔过,他无法忍受那种“当众认罪,自我批评”的氛围,宁愿回到乡下。

2003年,库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在人类反对野蛮愚昧的历史中,库切通过写作表达了对脆弱个人斗争经验的坚定支持。”

库切不接受媒体采访是出了名的,在库切启程来华之前,南方周末记者收到了库切的书面回答,这是库切此次中国之行接受的惟一采访。

这是一份“别开生面”的答记者问,十八个问题中,有六个问题没有回答,不回答的问题包括:“对你最激烈的批评来自你的祖国的读者和批评家,在你写作和发表前,是否有过犹豫和担心”,以及“开普敦社交界的女主人们都说:若是请库切出席晚宴,他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黑洞,可以把整个房间的生气都给吞下去。真的是这样,还是谣言”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谢小跳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4)


回复

2014-07-24

作家应该是这样的

回复

2013-04-16

请问在哪里可看他的演讲视频

回复

2013-04-16

好像文化人就是这样,古言寡语的。。不过也许这样比较适合创作

回复

2013-04-15

这些人。。

回复

2013-04-15

回复

2013-04-15

回复

2013-04-14

人家不愿意接受采访,还非得采访人家,这不扯远了吧 哈哈哈

回复

2013-04-14

不媚众的作家是了不起的作家! 库切:自从我200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以来,我接到了许许多多来自外界的要求,其中有一些要求与文学并无关系。我已经尽了最大努力来使自己摆脱这些要求,好给自己留出足够的文学创作时间。

SamuelSu
回复

SamuelSu

2013-04-14

诺贝尔设立了文学奖,为什么不设一个哲学奖?设立了物理奖,为什么不设一个数学奖?音乐应该比文学更有普适性,奇怪的是为什么没有一个音乐的诺贝尔奖?

回复

2013-04-13

库切!

回复

2013-04-13

库切!

岩泉
回复

岩泉

2013-04-12

如果你们想成为作家                              贺拉斯说,如果你们想成为作家,就要选择力所能及的主题,认真考虑什么题材是你能够承担得起来的,哪些超过了你的能力范围。如果一个人选择的主题在他的能力之内,他就不会出现表达不畅的问题,他的思想也可以清晰而条理分明地呈现出来。我认为,有序的优点和魅力,在于在任何时候,诗人都能说出他的诗在那一刻要求他说的话,而把不需要说的观点后置一段时间,或者把它们放到一边,从而显示出他的绝妙思想,而把其他的撇开。 如今,我们有些作者,既无文学涵养,亦无语言特色,既无特别感悟,也无生活积淀。倒是不缺勤奋,但是勤奋不一定就能出成果。 有一位作者,这些年,动辄就写中篇、写长篇,而且几乎一年出一部,甚至在短短几个月就写出多卷本。可是除了他自我感觉良好!到处自我吹嘘或请托儿吹嘘他的作品如何,如何了不得!逢人便说“这部小说,人家看了都哇好!”只可惜,除他之外任何一个读者都没有勇气将他的东西从头至尾读下去,因为洋洋万言中,字句平淡陈旧,词汇单调、细节粗糙、节奏拖踏、对话呆板,更别说艺术魅力。所以这种等同文字垃圾一样的书,只能利用关系推销,借助权力发行。因此,有人给这位作家送了一首打油诗: “半生著书等身高,却无一句领风骚。无才缺德唯有术(权术、骗术、易容术),自我炒作成文豪。

岩泉
回复

岩泉

2013-04-12

《把一个说了几句心里话的作家》 把一个说了几句心里话的作家 吹得那么神乎其神 其实只不过将他当年的那点事 添油加醋撒点味精 心里话并不代表就一定是真话 甚至是一时的矫情 多元社会也不是无原则的社会 岂能把神经当圣经 滴水确实能够显映天上的太阳 但不是太阳的本身 过分地放大某个人的喜怒哀乐 说法可以立法不行

回复

2013-04-12

不媚众的文人是可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