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之后,隐瞒疫情成了过街老鼠” ——访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

SARS之后,隐瞒疫情成了过街老鼠。相比过去,信息透明度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也有隐瞒的,现在的规章制度,不利于报告疫情。公共卫生体制几十年的问题,非一日之寒,有些人是替国家受过。但2003年4月20日,这一招起到了扭转战局的作用。实际上,就是和过去的公共卫生体制告别了,告别了疫情内紧外松和不透明。

责任编辑:曹海东 助理编辑 袁端端 实习生 方芳 赖园林玢 王悦

2003年,广州,防疫人员正在处理一吨多重的冰冻果子狸。果子狸当年被认为是SARS的主要传染源。(南方周末记者翁洹/图)

编者按

同样是个春天,十年前发生了SARS,十年后禽流感H7N9病毒来袭,感染病例仍在增加,死亡病例也在增加。全国合力围剿的同时,公众仍不免关切疫情披露应对信息的透明化,这十年里,我们究竟改变了什么?

相比过去,信息透明度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也有隐瞒的,现在的规章制度,不利于报告疫情。

“你是曾光吗?”

“是。”

“你还没死啊?”电话那头,一位年轻的“艾滋病恐惧症”(简称恐艾症)患者情绪激昂。

自从4年前发布恐艾症的调查结果后,来自患者的攻击已经成了曾光生活的一部分——有人将他的手机公布到互联网上;深夜,谩骂的短信不时来袭。作为年过六旬的老者,他安之若素,“公共卫生学家应该有视野和胸怀”。

曾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十年前,2003年4月28日,他走进中南海,成为第一位在政治局讲课的公共卫生专家。

十年间,中国的公共卫生体制发生重大变革。“SARS(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向过去的老体制说再见。”曾光的研究兴趣随之转向公共卫生。他将自己定位为公共卫生专家,尽管顶着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的头衔。

现在,67岁的曾光和他所在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称中国疾控中心)开始接受另一项来自公共卫生领域的挑战——H7N9。

曾光(南方周末资料图)

&l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谢小跳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7)


忠实读者
回复

忠实读者

2020-02-19

2013年至2020年,我们改变了什么

回复

2013-04-19

谎言还是真的看得出,还好,我不在乎

回复

2013-04-18

隐瞒疫情 话说我们现在已经感受到了

回复

2013-04-18

作为一名公卫人,表示市级疾控收入不如区级是真的。。。。。据在国家疾控工作的同学说那里的收入不太到北京平均水平。。。而且在昌平区,离市区略远。不过领导已经在反映了。不知道最近几年待遇能不能提高

2013-04-17

国家疾控是国家级的,朝阳区疾控就是区级的,中间差了不是一个等级,如果是曾光自己选择会咋么选呢?没听说过人不往高处走的。记者写的时候不知道是否调查过事情是否属实,自己理解是否有误,就信口雌黄!职业道德啊职业道德!

回复

2013-04-18

信息透明度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同日而语是不是用错了。正好相反吧

回复

2013-04-17

国家疾控是国家级的,朝阳区疾控就是区级的,中间差了不是一个等级,如果是曾光自己选择会咋么选呢?没听说过人不往高处走的。记者写的时候不知道是否调查过事情是否属实,自己理解是否有误,就信口雌黄!职业道德啊职业道德!

回复

2013-04-14

我不希望,到2020年,工资收入翻一番,PM2.5也翻一番。我宁愿工资不翻一番,也不希望PM2.5翻番。(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