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H7N9发现新型禽流感病毒的30天

疾控系统的“临战状态”实际从2月26日开始,3月10日,H7N9被初步“捕获”;3月29日,国家疾控中心完成病毒基因测序,确认新型病毒。自H7N9的消息公布后,权威消息与小道消息的较量就从未停过。板蓝根冲剂再度成为“万能神药”,人们将死鱼、死鸟、死猪反复与H7N9联系到一起。“公众质疑为何卫生部门3周后才公布首批病例,但看来这更多地与实验室和流行病学分析难度有关而非故意隐瞒。”新华社援引《大西洋》月刊评论并总结说:中国政府显然汲取了SARS的教训。

责任编辑:曹筠武

2013年4月5日午夜1时,工作人员穿上防护服,准备进入检出带有H7N9禽流感病毒鸽子的松江区沪淮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进行扑杀活禽工作。 (一杨/图)

疾控系统的“临战状态”实际从2月26日开始,在媒体就不明病例“辟谣”的同时,对新型病毒的检测工作正在紧张而“谨慎”的进行。

3月1日左右,经与已知病毒的基因排序筛查核对,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确认不明病例“是甲流,但不是任何一种已知甲流”。

3月10日,H7N9被初步“捕获”;3月29日,国家疾控中心完成病毒基因测序,确认新型病毒。

“为何3周后才公布首批病例,但看来这更多地与实验室和流行病学分析难度有关而非故意隐瞒。”新华社援引《大西洋月刊》评论并总结说:中国政府显然汲取了SARS的教训。

上海市郊40公里,金山区山阳镇,高耸的防护林将一座占地500亩的医院与外界完全隔断。

这里是上海市政府“2004年一号工程”,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H7N9病毒被首次检测、分离和确认的地方。

2013年3月10日前后,H7N9——一种不属于所有已知亚型的、全新的甲流病毒,在一个70人的课题团队近半个月的紧张筛查之后,被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初步确认。再经“一丁点误判都不能有”的反复核查之后报送国家疾控中心,H7N9于3月29日被最终确认。

在新的病毒被捕获之时,88岁的李成和27岁的吴亮亮已经成为H7N9最初的牺牲者,两人均病逝于上海闵行第五人民医院。

不明病例是从2月下旬开始出现的,为了应对随之出现的恐慌,上海多家媒体在3月8日刊发卫生局的辟谣稿件称:“近期呼吸道感染患者增加,与季节变化有关”。

疾控系统的“临战状态”实际从2月下旬已经开始。2月26日,在首个不明病例入院的第二天,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副主任卢洪洲就被请到五院会诊最初发现的病例,样本检送和病毒筛查程序随即启动。

“这可能是一种未知的新型病毒”,在电话中卢洪洲告诉同事。

捕捉H7N9的30天开始了。

(何籽/图)

隐形的“对手”

家属称:医院对李成采用了“全覆盖”式治疗,按疑似病例用不同的药治,一个一个地排除,又一个一个地尝试。

2013年2月19日,农历新年的余韵尚未散去。上海闵行开发区附近的一处老式公寓里,88岁的李成有点咳嗽,痰也不少。

对这个山东老人而言,偶感风寒并不奇怪,况且,55岁的七儿子和69岁的大儿子先后生病住院,家里将近半个月没人。要不是大儿子放心不下,25日晚连夜从医院赶回来探视,没人知道老人发着超过38度的烧。

此时李成已负病一周了,大儿子不敢怠慢,急忙将父亲送到自己和七弟就医的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下简称“五院”)。次日,李成远在济南的三儿子接到大哥紧急电话,赶来上海。

正当李家忙作一团时,几公里外,27岁的江苏盐城人吴亮亮正开始新一年的生意。这个稚气未脱的年轻人来上海不过1个多月,带着挣钱养家的平凡心愿,刚熟悉了景川菜市场的环境。

他和妻子吴晓雅在这儿卖猪肉,冷鲜的,从江苏泰州送来。初来乍到,吴亮亮总是守在摊位上,很少走开,妻子也只是偶尔去旁边摊位买点蔬菜。

尽管相隔十多米就有一对相识的江苏老乡卖活禽,吴晓雅和丈夫却从未光顾,也很久没吃鸡鸭。和他们一样,李成牙齿不好,连肉都不碰了,除了几周前在超市里买过一只叫花鸡,还是给儿子吃的。

和大多数中国寻常百姓一样,吴李两家对禽流感是既熟悉又陌生,电视里听过不少,却又像是远得没边的事儿。但这一次,一种后来才被查明的代号为“H7N9”的陌生流感病毒悄然降临他们身上。

即使是专业人士,此时也没有意识到新“对手”的威胁——按照科学家后来的研究,人体对H7N9病毒缺乏抵抗力,一旦侵入,很容易危及生命。

在生物学中,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以H×N×的形式标记(×为数字),H代表病毒的血凝素蛋白(HA),有16种亚型;N则代表病毒的神经氨酸酶蛋白(NA),有9种亚型。不同的组合,形成了135种不同的甲型流感亚型病毒。这些流感病毒一般选择禽类作为自然宿主,只有少数袭击过人类。

因而,李成入院之初,五院的医生在病例上记录:李成除了发热外,还“神志清、口唇红润”、“两肺叩诊呈清音”。

医生们怀疑他们感染了甲型流感,对他们采取了隔离措施,但闵行区疾控中心把能测的甲型流感亚型全都测了一遍,结果均为阴性(即都没有感染)。李成的三儿子称由于病情不明,医院对父亲采用了“全覆盖”式治疗,也就是按疑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9)


回复

2013-05-05

不看新闻很难知道H7N9的威胁有多大 怎么做才是正确防治 也许是疫情尚在初期 感觉没有前几次的宣传力度大 离我们很遥远的错觉

回复

2013-04-19

选择相信他们。必须对生命更加负责,特别是医生

回复

2013-04-17

写的比裹脚布都臭都长!

回复

2013-04-13

昨去医院开安眠药,听医生说深圳也发现一例了。广东也不安宁

回复

2013-04-13

昨去医院开安眠药,听医生说深圳也发现一例了。广东也不安宁

回复

2013-04-13

0.0

回复

2013-04-12

想起了SARS

回复

2013-04-12

jdjhhdjjdjfjv

回复

2013-04-12

"如实客观地报道,冷静地加以分析"应该是媒体的基本立场,「南方」这样做了。

1023365071
回复

1023365071

2013-04-11

竟然这么严重,看来我以前对它重视不够

回复

2013-04-11

劝解一下大家,最近不要出远门啦 万一被感染就被隔离回不来了

回复

2013-04-11

太可怕了

回复

2013-04-11

这个病毒能否人际传播成为悬在当时所有人头上的问号,如果是,则不啻为一场灾难。

回复

2013-04-11

科学领域里的未知数实在太多了。

回复

2013-04-11

转载—青岛亚星重组深大通黑幕 近日,与离开方正的张利小聚,又得悉了一些不为人知的黑幕。 “万事贿先行”是姜剑的生存法宝,且屡试不爽。在跟方正、蒋明的一次饭局上,姜剑当着众人的面大言不惭地高论道“行贿无罪”,众人皆呆! 方正为何拒“三胞”择亚星?姜剑贿赂在作祟。 宏图三胞乃国内500强企业,实力不容小瞧。亚星与之相比,有着天壤之别。姜剑能夺爱,蒋明没有闹翻天,就是出了一位方正要巴结的人物“小贺”。此人蒋明也心生寒意。股改拉票时李宏张利还拿他来唬人,所以张建青也早有耳闻。 大通选择重组方,是大非之间的事,也是他们的权利,按理谁实力强、谁出价高、谁属行业龙头老大,就让谁重组,跟“小贺”“大贺”都扯不上关系。但偏偏姜剑看上了大通,“小贺”又中了姜剑的糖弹,方正高管又死乞白赖地要巴结“小贺”,于是就有了方正出卖大通的行为。

回复

2013-04-11

不知为不知,中国大部分医生和政府没学会

回复

2013-04-11

说实话,沉默,撒谎,三者很好区分

回复

2013-04-11

说实话,沉默,撒谎,三者很好区分

回复

2013-04-11

听说有个叫捞情湾,每天在上面活跃的女会员很多,这里大都集中着白领丽人和有钱主妇,虚拟的网络游戏缘何有如此大的魔力?笔者和某心理专家进行了深入交谈,专家分析,不知从何时开始,都市生活已演变成焦虑无所不在的可怖世界。现代生活中,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女性的压力更大。作为真实的生活中,男人往往有着更多的交际圈,每天忙于工作和应酬,而很多白领丽人,收获的就只能是忙碌和寂寞,在她们心中,更多是关爱、关心,因此,当有了捞情湾这个平台,很多女性就选择了将现实中的压力、焦虑、缺少关爱等负面情绪通过捞情湾上找同絾终身异性会员安全地予以发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