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和媳妇同时掉到河里,非洲人先救谁? “媳妇”的非洲美好时代

2011年,《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TBC1首播,放在下午6:30的非黄金时段,结果连续热播三个月。“媳妇”成了“中坦友谊”的新“代表”,就像1970年,中国援建坦桑尼亚修建的那条“坦赞铁路”一样。

责任编辑:朱晓佳 袁蕾 实习生 周鑫 付必全 阎彬

“毛豆豆”的扮演者海清在非洲参加公益活动。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豆豆”成了坦桑尼亚家喻户晓的大名字。2013年3月25日,习近平在坦桑尼亚演讲时也提到了《媳妇的美好时代》的热播,“媳妇”成为了“中坦友谊”的新标志。 (受访者供图)

肯尼亚演员斯瓦勒,在斯瓦西里语版《媳妇的美好时代》里给“余味”配音,他在节目中被主持人提问:“在中国,我们经常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你的母亲和你的媳妇同时掉到河里,你先救谁?”

斯瓦勒从没有听过这种问题,愣了好几秒,答道:我既不想得罪母亲,也不想得罪媳妇,我会说,我不会游泳。

“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让坦桑尼亚老百姓了解到中国老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2013年3月25日,习近平偕夫人彭丽媛出访非洲,在坦桑尼亚的演讲中提到“媳妇”时,会场上轰地响起了掌声,一度打断了他的讲话。

当天晚上,中国网络炸开了锅。说着一口斯瓦西里语的毛豆豆被网友一遍遍贴出来:“毛豆豆太适合用这种语言吵架了。”

“毛豆豆”是《媳妇的美好时代》里的女主角,也是“中国媳妇”和“中国大明星”在坦桑尼亚的代名词。

《媳妇的美好时代》至少有两个“第一”:第一部被国家广电总局“中国优秀电视剧走进非洲”项目推向坦桑尼亚的电视剧;第一部被翻译成斯瓦西里语的中国电视剧。

2011年,《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TBC1首播,放在下午6:30的非黄金时段,结果连续热播三个月。首轮播映结束,因为要求重播的来信实在太多,TBC不得不和中国片方商量重播。一年后重播时,“媳妇”从首轮播映的非黄金时间段,调到了黄金时间段。

“媳妇”成了“中坦友谊”的新“代表”,就像1970年,中国援建坦桑尼亚修建的那条“坦赞铁路”一样。

《媳妇的美好时代》斯瓦西里语版海报,海报上中国演员的头像被PS成了配音演员。斯语版“媳妇”片名叫《豆豆和她的婆婆们》——“们”是经过翻译多方商量决定的,在斯语里能凸显喜剧效果。 (韩梅供图/图)

“非洲人就喜欢愉快的喜剧”

刘东原本想带到坦桑尼亚去的,是电视剧《渴望》。

2009年11月,刘东从文化部外宣处调任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文化参赞时,一直在琢磨,该带点什么“礼物”给坦桑尼亚兄弟?

但很多“礼物”很难带。

刘东曾希望在中国新年的时候,给坦桑尼亚兄弟也放放烟花一起庆祝庆祝,可这个国家即便是国庆阅兵也没烟花可放。他挖地三尺,终于从肯尼亚找来能放烟花的发射架和人。此后每年春节,都会有不同的坦桑尼亚政要前来捧场:总理、副总统、国防部长、第一夫人都来过。大使馆也举行新闻发布会,记者们采访相关人员,中方人员每年会对着记者们说一次:“我们在这里支援坦桑尼亚的国家建设,回不了家,所以就要在这儿过年。但我们过年也不是自己过,我们跟你们一起过。”坦桑尼亚观众看了这些,也“十分高兴”。

想办电影节、想请艺术家来表演,难度就更大了:坦桑尼亚全国也没几家电影院,剧场更少,基本都处于荒废状态。

不过坦桑尼亚需要电视剧。

《渴望》之所以是第一选择,因为这是一部“讲艰苦奋斗,宣扬中国传统美德”的电视剧,1990年代在越南播出的时候,曾有过“万人空巷”的辉煌纪录。

刘东早早就和北京电视剧制作中心谈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谢小跳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