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士怎么才能断腕?把刀交给别人!”

为期一天的第二届岭南论坛上,改革、中国梦、增长质量成为最热门的关键词。有观众提问,政府说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动力何在,路径何在?在许小年看来,这个“刀”是泛指社会公民对政府的监督和制衡,比如说要让大家知道政府在做什么,也要让市场经济得到司法体系的有力支撑。而在郑永年看来,在中国当前的体制下,创新比改革来得更加重要。

责任编辑:肖华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在福建省最大的造船厂,工人们正在进行焊接,他们并不知道,时下中国正在热议的这场改革,将深刻地影响他们的命运——在过去10年中,中国的造船产能膨胀了2000%,深陷恶性竞争的泥潭,而同期日本却在政府与市场的协力之下,重塑了现代造船业,并掌控了造船业的全球标准。 (CFP/图)

从十八大到2013年两会,改革重新回到热议的话题中心,整个社会现在都在期待政府的行动。

2013年3月31日,由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与财新传媒主办的第二届岭南论坛在广州召开。为期一天的论坛上,改革、中国梦、增长质量成为最热门的关键词。

GDP与中国梦

“GDP是重要的,没有GDP就没有财富。但是我们获得GDP的代价有多大,GDP分配得公平不公平,这是一个问题。如果说GDP不重要就是历史虚无主义;如果不考虑获得GDP的代价,那么实际上是不为子孙考虑。”

“我主要讲三个观点:一是实现‘中国梦’,不发展经济不行;二是发展经济,不可持续不行;三是环境保护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强大动力。”说话的是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万本太,声音洪亮,铿锵有力。

他的演讲基本上由一串串触目惊心的数字组成,但现场观众似乎并不满意,会场两边的“微博墙”上,有人抱怨道:“万总,能不能说点实在的,到底怎么保护环境啊?”

环保,美丽中国,中国梦,这几个词被嘉宾们一再提起,组合使用。轮到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发言时,他将枪口指向了“万恶的GDP”:“我们的‘中国梦’是什么?大家都比较看重GDP,我觉得中国梦不是GDP的梦。”

与他同在台上的,共有7位嘉宾,其中一位是官员——深圳市副市长唐杰。提问环节,观众给他出了个难题:“你是体制中人,能不能点评下郑教授的发言?”

问题还没说完,现场便掌声雷动。

“不要说唐杰副市长,要说唐杰教授,我就回答。”唐杰笑道。顿了几秒,他举起话筒,“GDP是重要的,没有GDP就没有财富。但是我们获得GDP的代价有多大,GDP分配得公平不公平,这是一个问题。如果说GDP不重要就是历史虚无主义;如果不考虑GDP获得的代价,那么实际上是不为子孙考虑”。

“我是广东省算GDP的,”在另一场对话中,广东省统计局局长幸晓维满脸堆笑,第一句话便开门见山:&ldqu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李夏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8)


回复

2013-04-08

喜欢最后一段话可以实践。。。。

回复

2013-04-08

“中国进行的改革就是体制改革,而每一个体制背后都是庞大的利益集团。很多改革一到上层,就遭遇官僚利益集团抵制。”这句话一针见血,但关键是不能仅仅见血,而是要让一些既得利益集团为了民众,为了环境,为了子孙后代放放血!!

回复

2013-04-08

不患寡而患不均

回复

2013-04-07

把刀交给别人,结果将不是断腕,而是丢命。既然是壮士,刀就应该掌握在自己手里。

回复

2013-04-07

所谓的顶层设计,并不是权利顶层进行的设计。而是,社会结构顶层的设计。 对一个人来说,人生观决定了他的人生努力方向和相关的一切选择,是属于顶层的考虑。而吃什么、穿什么、找什么样的工作等等就属于底层的末节的考虑。对于社会来说也是如此。我们要为了一个什么样的目的而建立什么样的社会结构则是社会结构最最顶层的设计——什么样的社会结构更有利于目的的实现。并由此决定顶层之下的一系列的问题。是选择民主还是专制,是选择三权分立还是选择民主集中。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够将社会问题逐个的进行梳理,才能够使每一步的改革都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不论过程是快还是慢,才知道每一步动作是对还是错。五四时期就有问题与主义之争,当时的革命先烈选择的主义,以期望一次性得到解决所有的问题希望,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次选择的本质,同历史上的选择并无不同。 我们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社会,以及为什么建立如此的社会,是属于哲学家的责任,经济学政治学并不能从根本上进行解答。而如何实现则是政治家的责任。

回复

2013-04-06

最后一段相当在理

回复

2013-04-06

最后一段相当在理

回复

2013-04-06

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