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中非关系

在非洲看来,中国作为非洲最大贸易伙伴,理应承担更多的对非援助责任。然而“援助”将从中非关系的舞台中心逐渐隐去,而“合作”正在成为中非关系的关键词。同时,一种更加宽阔宏大的“金砖-非洲”合作框架也渐渐浮现在人们眼前。

责任编辑:张哲 实习生 陈建宇

2009年7月28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贫民窟内,姆赛多-北京小学的学生从窗户里向外张望。 (新华社 徐速绘/图)

“援助”将从中非关系的舞台中心逐渐隐去,而“合作”正在成为中非关系的关键词。同时,一种更加宽阔宏大的“金砖-非洲”合作框架也渐渐浮现在人们眼前。

“哈巴里!哈巴里!”2013年3月25日,在中国援建的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国家主席习近平用非洲使用人数最多的斯瓦西里语向非洲大陆发出问候。讲完以后,他有些腼腆地笑了。宾主尽欢。

两天后,习近平在南非与非洲九位总统、一位总理和一位议长以及非盟委员会主席共进早餐。就着寿桃、春卷和牛奶、果汁,习表示希望“听一听非洲国家对发展中非关系的想法”。

这场“倾听”之后没有什么“大单”,而是得出了习近平对中非关系发展“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的结论。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西亚非洲中心副主任张春发现,之前中国更愿意强调自身发展对非洲的帮扶、贡献,而习近平此次出访非洲的公开讲话中更多地强调了非洲发展对中国做出贡献并表示感谢。中非关系正在发生着怎样微妙的变化?

中国对非援助规模:中等

自2009年起,中国就稳居非洲最大贸易伙伴,2012年中非商品贸易额近2000亿美元,而2000年仅106亿美元。贸易的飞跃式进展与中国对非洲持续加大援助不无关系。

3年内落实200亿美元的优惠贷款,1.8万个奖学金留学生名额,对最不发达国家97%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习近平此次访非提出的对非政策,都是在2012年中非合作论坛第五次部长级会议已经出台的举措。

其中,200亿美元的贷款旨在支持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1)


回复

2013-04-07

做人是:毋以善小而不为 作为国家 对于其他国家善意的举动就是迈向未来的筹码

回复

2013-04-07

是扶贫也是输出价值观。

回复

2013-04-07

在目前的世界生产力的发展现状看。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一个国家会为了别国利益而长久地输出本国人民的利益。如果有,也是不可能持久的。只有互惠互利,实现双赢,才能让双方得到长久发展。

回复

2013-04-07

可有新思路,更需实践者。

回复

2013-04-07

援助有时候只会养懒汉,造成更多的问题,只有合作才能够充分调动双方的积极性

回复

2013-04-07

这种文章新闻联播上也有相似内容,何必再重复。求更有批判精神的文章。

回复

2013-04-06

美元换资源 顺便输出点东方价值观 这才是王道

回复

2013-04-06

美元换资源 顺便输出点东方价值观 这才是王道

回复

2013-04-06

没有非洲,中国是否在国际上就孤立无援?

回复

2013-04-06

我们中国,对于非洲的兄弟们,应该多给予帮助,同时也应考虑到经济因素,到底说,还是要发展啊!

回复

2013-04-06

我们中国,对于非洲的兄弟们,应该多给予帮助,同时也应考虑到经济因素,到底说,还是要发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