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2012年度图书【非虚构类】
致敬作品:金雁《倒转“红轮”》。《倒转“红轮”》的作者在保守和激进左右互搏的问题的探讨上,是极见功力的,它虽然如作者分析的,和中国的情况有质的区别。
责任编辑:刘小磊
致敬作品
金雁《倒转“红轮”》
北大出版社2012年3月
致敬理由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俄苏革命都可谓中国革命的一面镜子,它断断续续地影响了中国“五四”迄今的百年革命史。虽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的简单命题大有可以再探讨的余地,但中国从“五四”开始面临的种种问题,毫无悬念地都能一一在俄苏的革命史找到前因和参照物。
《倒转“红轮”》的作者在保守和激进左右互搏的问题的探讨上,是极见功力的,它虽然如作者分析的,和中国的情况有质的区别(第254-258页),但是,当我们读到作者作为无解的结论转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诘问:“没有力量为了天上的面包而放弃地上的面包的,又该怎样呢?”还是不由得想到鲁迅的呓语:“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未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
《倒转“红轮”》之前,几乎所有研究者都对苏联的解体格外痛心,以为是历史的逆转。其实,这些研究者可能太过于感情投入了,是代替苏联人民选择自己的道路。“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苏联之所以成为人类历史上比较短命的社会主义大国,一定有其道理。仔细品味《倒转“红轮”》,金雁教授所描写的那些苏联知识人,他们的奋斗,他们的抗争,不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吗?
根据《倒转“红轮”》,苏共不能算是现代意义上的政党,无法将一个超级大国带入现代,走向世界。苏联的体制更是鲜有可取之处。
将苏共、苏联作为研究对象,真实描述一个党、一个国家的兴亡,或许能给人们以启迪。《倒转“红轮”》以近乎第三者的立场,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很不一样的苏联兴亡史,一个特殊时代的知识人心灵史。
虽然对《倒转“红轮”》有难以说清的赞美和佩服,但我们还是不同意把《倒转&ldquo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谢小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