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卫平:他们的人性
《色,戒》中的易先生来说,不少讨论围绕他的投敌身份,认为影片美化了他,但问题或许可以这样提出来:易先生这个角色不是被美化了,而是被简化了,他的许多方面没有得到呈现。
不管是张爱玲提出的“反派人物的内心”,还是李安所说的“人性的复杂性”,都是值得认真回应的,不能以某个标签(比如“汉奸”)一言以蔽之。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什么是这些人的内心?他们的人性何以见得?
苏联导演罗姆曾将二战期间新闻片的一些镜头,剪辑在一起成片为《普通法西斯》,表明即使是“法西斯”也并非天生恶魔,面相凶狠,他们原来是同你、我一样都是周围普通人们。当他们回到家中与父母、妻子及孩子在一起时,与常人并无二致。除非个别极端的情况,他们并不缺少一般人所具有的各种正常感情。
但是个人生活中的表现,并不能替代和用来混淆这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在今天,所谓“投敌者”的概念应该更加严格,仅仅指那些以担任公职的方式,为入侵的暴力政权服务的人们。在他们当中,告密者尤甚。这是一个基本界限。取消这个界限,像梁文道先生的文章标题所说:“焉能辨我是忠奸”,则过于宽泛过于相对主义了。
即便是这些极少数人,也不一定每时每刻都是那么穷凶极恶,那么暴跳如雷或者阴险毒辣。然而若要论及他们的人性和内心,便不能仅仅停留在他们的私人生活领域,而需要结合这个人的外部身份外部行为,察看在这种情况下,他原本的人性是如何经历冲突煎熬,他的内心是如何挣扎和搏斗的。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的人性也是我们的人性,因为人性都是相通的。
拿《色,戒》中的易先生来说,不少讨论围绕他的投敌身份,认为影片美化了他,但问题或许可以这样提出来:易先生这个角色不是被美化了,而是被简化了,他的许多方面没有得到呈现。笼统地说他的人性扭曲远远不够,需要提供一些富有说服力的细节,来具体呈现他的人性到底如何,否则就是凭特务身份这个概念来作推断,而不是创作想象了。
比如说,这个人的价值观如何?他如何成为入侵者的帮凶?他取得目前这个身份的过程中,如何迎接来自周围可能存在的审视目光?他为此是否也过有心灵上另外一些动静?在他经手的“案件”当中,或许有他认识的老同学老朋友,他是否为此皱过眉头?当他审问和处死自己的同胞时,他本人有什么样的思想活动吗?还是像一般所说的“连眼皮都不眨一下”?如果是后者,那么又是怎样造成的?否则,观众为什么要花那么多时间,去关心一个与任何人没有关系的冷血动物?
起码,为了铺垫他后来与王佳芝关系的发展,需要在前面给这个人留有一些人性的“缝隙”,否则就他与王之间仅仅是人性的漏洞了。称之为“人性”,不应当只是一个借口、一只什么都往里扔的垃圾筐,人性也是一种尺度。这个维度不仅包括他与女性的关系,而且包括他与这个世界及他人的关系,在目前的影片中,没有一丝来自外部世界的光线,能够进入到这个幽闭的环境中来,人性及内心仅仅被归结为拉上窗帘之后双人床上的活动,这就一点也不“复杂”了。
如此狭窄的范围,能够作出评价的只有当事人自己。然而他们自己的感受要对别人有说服力,要想获得别人认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们可以联想到一个相关的情境:比如一个贪官与他情妇之间,何尝不是出于“人性”?在他们相处的过程中,所获得的莫非不也是“人性”的拯救?这个世界上任何两个男人与女人之间,都可以宣称他们曾经抢救过对方的“人性”同时使得自身得到升华,但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叙事作者在描写人物及其内心时,不一定仅仅根据这个人的自我表述,停留于他本人的陈述和感知上面,而是需要跳出这个人,用一种外部眼光来打量和审视他。比如写出了《堂·吉诃德》的塞万提斯先生,没有止于自己笔下人物的视野,而是恰如其分地告诉读者,事情不是这位“哭丧着脸的骑士”自己认为的那样,在他的前方不是敌人而是风车。你说是堂·吉诃德的感受真实还是塞万提斯的感受真实?自浪漫主义以降,说故事的人个个争当堂·吉诃德,而本来是要他们做塞万提斯的。
在这个意义上,张爱玲面对批评作出自己的反驳:“杀人越货的积犯,一定要视为恶魔,还是可能自以为也有逼上梁山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就站不住脚了。不能把这个“积犯”自己认为的事迹也当作事迹,将他自我标榜的英雄也当作英雄,将他自己为自己提供的解释当作最后的理由。小说作为小说之所以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戳穿人物的自身幻觉,将他们从对于自己的胡吹海夸中剥离出来。
因为李安不想跳出张爱玲,这部影片的视角同样也仅仅止于主人公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解释,而它们未必不可以看作当事人的自我逃避、自我辩解乃至自我美化的一些借口。选择老易这么一个特务头子,其难度恐怕是李安始料不及的,在影片放映之后它仍然在继续浮现。
苏联导演罗姆曾将二战期间新闻片的一些镜头,剪辑在一起成片为《普通法西斯》,表明即使是“法西斯”也并非天生恶魔,面相凶狠,他们原来是同你、我一样都是周围普通人们。当他们回到家中与父母、妻子及孩子在一起时,与常人并无二致。除非个别极端的情况,他们并不缺少一般人所具有的各种正常感情。
但是个人生活中的表现,并不能替代和用来混淆这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在今天,所谓“投敌者”的概念应该更加严格,仅仅指那些以担任公职的方式,为入侵的暴力政权服务的人们。在他们当中,告密者尤甚。这是一个基本界限。取消这个界限,像梁文道先生的文章标题所说:“焉能辨我是忠奸”,则过于宽泛过于相对主义了。
即便是这些极少数人,也不一定每时每刻都是那么穷凶极恶,那么暴跳如雷或者阴险毒辣。然而若要论及他们的人性和内心,便不能仅仅停留在他们的私人生活领域,而需要结合这个人的外部身份外部行为,察看在这种情况下,他原本的人性是如何经历冲突煎熬,他的内心是如何挣扎和搏斗的。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的人性也是我们的人性,因为人性都是相通的。
拿《色,戒》中的易先生来说,不少讨论围绕他的投敌身份,认为影片美化了他,但问题或许可以这样提出来:易先生这个角色不是被美化了,而是被简化了,他的许多方面没有得到呈现。笼统地说他的人性扭曲远远不够,需要提供一些富有说服力的细节,来具体呈现他的人性到底如何,否则就是凭特务身份这个概念来作推断,而不是创作想象了。
比如说,这个人的价值观如何?他如何成为入侵者的帮凶?他取得目前这个身份的过程中,如何迎接来自周围可能存在的审视目光?他为此是否也过有心灵上另外一些动静?在他经手的“案件”当中,或许有他认识的老同学老朋友,他是否为此皱过眉头?当他审问和处死自己的同胞时,他本人有什么样的思想活动吗?还是像一般所说的“连眼皮都不眨一下”?如果是后者,那么又是怎样造成的?否则,观众为什么要花那么多时间,去关心一个与任何人没有关系的冷血动物?
起码,为了铺垫他后来与王佳芝关系的发展,需要在前面给这个人留有一些人性的“缝隙”,否则就他与王之间仅仅是人性的漏洞了。称之为“人性”,不应当只是一个借口、一只什么都往里扔的垃圾筐,人性也是一种尺度。这个维度不仅包括他与女性的关系,而且包括他与这个世界及他人的关系,在目前的影片中,没有一丝来自外部世界的光线,能够进入到这个幽闭的环境中来,人性及内心仅仅被归结为拉上窗帘之后双人床上的活动,这就一点也不“复杂”了。
如此狭窄的范围,能够作出评价的只有当事人自己。然而他们自己的感受要对别人有说服力,要想获得别人认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们可以联想到一个相关的情境:比如一个贪官与他情妇之间,何尝不是出于“人性”?在他们相处的过程中,所获得的莫非不也是“人性”的拯救?这个世界上任何两个男人与女人之间,都可以宣称他们曾经抢救过对方的“人性”同时使得自身得到升华,但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叙事作者在描写人物及其内心时,不一定仅仅根据这个人的自我表述,停留于他本人的陈述和感知上面,而是需要跳出这个人,用一种外部眼光来打量和审视他。比如写出了《堂·吉诃德》的塞万提斯先生,没有止于自己笔下人物的视野,而是恰如其分地告诉读者,事情不是这位“哭丧着脸的骑士”自己认为的那样,在他的前方不是敌人而是风车。你说是堂·吉诃德的感受真实还是塞万提斯的感受真实?自浪漫主义以降,说故事的人个个争当堂·吉诃德,而本来是要他们做塞万提斯的。
在这个意义上,张爱玲面对批评作出自己的反驳:“杀人越货的积犯,一定要视为恶魔,还是可能自以为也有逼上梁山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就站不住脚了。不能把这个“积犯”自己认为的事迹也当作事迹,将他自我标榜的英雄也当作英雄,将他自己为自己提供的解释当作最后的理由。小说作为小说之所以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戳穿人物的自身幻觉,将他们从对于自己的胡吹海夸中剥离出来。
因为李安不想跳出张爱玲,这部影片的视角同样也仅仅止于主人公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解释,而它们未必不可以看作当事人的自我逃避、自我辩解乃至自我美化的一些借口。选择老易这么一个特务头子,其难度恐怕是李安始料不及的,在影片放映之后它仍然在继续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