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科目反思(二)】重回以作文为中心的语文考试

据保守的估计,语文考试,50%以上考的是“伪语文”“伪能力”。我只为语文考核中的两种方式辩护:作文和阅读。建议作文的分数占总分70%,阅读占30%。

责任编辑:戴志勇 实习生刘格花

(南方周末资料图)

据保守的估计,语文考试,50%以上考的是“伪语文”“伪能力”。

我只为语文考核中的两种方式辩护:作文和阅读。建议作文的分数占总分70%,阅读占30%。

考试是为了评价和筛选。但考试也不可避免地成为后学们的指挥棒和杠杆。这些年来语文高考方式的一大变化是作文在语文考试中的比重下降,标准化问答题的比重上升。借助历史的眼光,更可洞悉变化之巨大。孙绍振说:

我国1400年左右的考试史,其中,长达1300年的科举考试是作文分占100%的。从民国开始,到1949年,近40年中,作文分占100%,是屡见不鲜的;知识、阅读题型间或有一些,只是某种点缀(如古典诗文的标点和翻译,古典文献名称的解释),从来就没影响作文分占压倒优势。1952年开始统一高考以后,分比仍然没有多大改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作文分值占70%-80%(折合成今天的分值应该是105-120分)。例如1955年和1956年作文分占80%,1957年作文分占100%。1977年福建省高考语文,作文也是100%。这不是偶然的,因为它符合语文课的特殊规律。(钱理群,孙绍振,2005,75)

以后发生了极大的逆转。

2004年《语文考试大纲》规定: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9题,30分;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1题,4分;古代诗文阅读6题,26分,现代文8题,30分;写作1题,60分。……以知识性和被动性的理解为主的共90分,占总分的60%。……作文只占总分的40%。(钱理群,孙绍振,2005,73)

这一转折始于1980年代。我们猜想其中的原因是合二而一的。首先,主考方畏惧作文阅卷的非客观性。第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83)


回复

2014-06-27

说的就是你这类人。

太湖雪。旺财

2013-03-21

这么几句话还有错别字,现眼。

回复

2013-12-01

我想英语这门课程是和不同地方的发展程度有关。就我个人而言,我在南方的一个大城市长大,英语让我对于西方的文化习俗变得更有兴趣,继而西方的文明也影响了我的人生观。因为我能比较方便的获得这方面的资源。而我的来自西北的大学同学,也学英语,但是在学校之外很少在接触英语相关的东西。他也不喜欢西方的电视剧,电影。他并不喜欢英语。 而我认为英语是于我影响最大的一科。 这样的差别,是不是不同地域造成的呢?

2013-04-24

英语从小学开始学了?我们的母语都还没学好,就要这学外语?更有甚者从幼儿园开始学了。社会这样崇尚讲话中掺着几个单词?英语应该在中考前做为选修课!高中为必修课,高考只作为必修的分值。(馨语心声:我个人认为英语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太大,这样会阻碍一些在某些领域特别有前途的人才发展,甚至会扼杀一些人才。英语应该实行选修制。)我很赞成! 英语学习所付出的时间精力艰辛与其在现实中的运用价值相比太大了! 每个地方学习外语的条件不同,城市明显比农村有优势。本人来说,家乡小学要到5,6年级才开始学,后来搬到城市,接着上学,完全没有基础,很难跟上。 虽然说高考是国情所致?是不是?。但是,外语有必要让中国所有的学生都捆绑在一起吗?

回复

2013-11-04

有道理.....

2013-07-02

问题是,作文百分之百了,没有了答题卡,没有了读卡器,没有了机器阅卷,没有统一标准。 谁来阅卷?而阅卷人的分数又有什么十足的说服力?凭什么有说服力? 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到时候不服的人都把作文放上微博让大家来评判,然后呢?

回复

2013-11-01

高考时语文考了什么?

回复

2013-07-02

问题是,作文百分之百了,没有了答题卡,没有了读卡器,没有了机器阅卷,没有统一标准。 谁来阅卷?而阅卷人的分数又有什么十足的说服力?凭什么有说服力? 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到时候不服的人都把作文放上微博让大家来评判,然后呢?

回复

2013-04-24

现在语文考试中有些八股成分,只不过当代人和明朝人一样因身处其中而很少看出。。。。。。。。。有一道题是关于朱自清先生的《梅雨潭的绿》的,题目要求考生指出作者的观察点。许多考生都选择了梅雨潭,但是非常不幸的是,正确的答案是“梅雨潭边”。(钱理群,孙绍振,2005,37-38) 我的质疑要比孙绍振先生更不客气。且不要说“梅雨潭”错、“梅雨潭边”对是荒诞的。问作者的观察点本身就是毫无意义的

回复

2013-04-24

英语从小学开始学了?我们的母语都还没学好,就要这学外语?更有甚者从幼儿园开始学了。社会这样崇尚讲话中掺着几个单词?英语应该在中考前做为选修课!高中为必修课,高考只作为必修的分值。(馨语心声:我个人认为英语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太大,这样会阻碍一些在某些领域特别有前途的人才发展,甚至会扼杀一些人才。英语应该实行选修制。)我很赞成! 英语学习所付出的时间精力艰辛与其在现实中的运用价值相比太大了! 每个地方学习外语的条件不同,城市明显比农村有优势。本人来说,家乡小学要到5,6年级才开始学,后来搬到城市,接着上学,完全没有基础,很难跟上。 虽然说高考是国情所致?是不是?。但是,外语有必要让中国所有的学生都捆绑在一起吗?

回复

2013-04-08

that's good!

回复

2013-04-07

呵呵,继续无语!

回复

2013-04-02

所有的语文知识,只有当你在作文时能十分自然而且恰到好处地运用时,那么才是你自己的“知识”了。

回复

2013-03-30

以前老师基本上都叫我们写议论文,文章的所有结构都已经分布清楚,所用的例子也都是必须背诵的,再一次又一次的照搬照抄里我们的写作水平从此没了主见与个人思考,偶有自己的些许观点也在大势中被淹没,最后我们能做的只有动动笔而非动动脑。

回复

2013-03-30

现在中国考试不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要做到的是“巧妇巧做少米之炊”。

回复

2013-03-30

语文老师表示深刻同意。

回复

2013-03-30

俺也是受害人啊,想当年考什么词意语境啥玩意的可把我整惨了。高考也是因为语文分数太低,才没上重点。不过现在回过头看来,在我的日常生活中,谁会用到那玩意,看文章都要想想作者每一句话想表现什么意思、有没有主旨句、前后呼应没...。又不是神经病,谁没事搞这玩意!哎...真心希望后来人不要再受这种折磨了,在这些毫无意义的问题上下功夫,还不如学一下马克思哲学基本原理呢!

回复

2013-03-26

作文不应该是语文的全部、一般作文占据语文分数40%-50%就可以了、语文素养的培养也不限于作文、文言文以及现代文的阅读也很重要、一般词语的辨析理解也是最基本的、

回复

2013-03-24

应试教育的作文是基础,要发展得现有基础

2013-03-21

很喜欢写文章,但不喜欢应试教育下那种固定模式的作文方式,束缚思想

回复

2013-03-23

语文成绩的好差,用作文是最能体现的。至于阅读理解,其实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解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读这篇文章,总是能够读出不一样的东西的,可以讲根本就没有一个标准答案而言。所以语文考试回到以作文为中心。我是同意的。

回复

2013-03-23

此观点对眼下的语文考试而言无疑是一声春雷!但愿能接着来一场教育的春雨,那将真的是师生的福音,也是语文教学的,更是中国教育的!

回复

2013-03-23

作文优劣大概确实较大程度能够衡量语文水平,但考试中的急就章也未必能见真水平。另外古文也很重要,可以考核阅读量和语文基础,真该认真改改现状了。

回复

2013-03-23

一厢情愿吧 出题目的时候没问题等判卷的时候可能就傻眼了 哪来那么多的高水平老师? 标准化试题肯定还会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 另外除作文外考古文也是相当必要,这些是作文考不了的。会读左传不一定要会写毕竟语境不同,反过来会写会评论不一定真能读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