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节能减排比发达国家难得多

今后即使中国有了“在其他低收入国家生产高污染产品”的实力,也没有低收入国家有足够的生产能力为中国提供如此数量的产品

高昂的油气价格使得中国由煤向油气转换可望不可及,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会是一个长期的环境问题。此外,今后即使中国有了“在其他低收入国家生产高污染产品”的实力,也没有低收入国家有足够的生产能力为中国提供如此数量的产品


国情决定必须节能
    对比发达国家的发展进程,中国目前还处于能源高需求阶段,这一阶段能源需求是刚性的。
    到2020年,中国大约有3亿人口将迁移进城市居住和工作。城市人口能源消费是农村人口的3.5到4倍。城市化进程要求进行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住房建设,需要大量的水泥和钢材,这些只能在国内生产。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为中国生产这么多的钢材和水泥。2006年中国GDP占世界总量的5.5%左右,但是,钢材消费量大约占世界钢材消耗的30%,水泥消耗大约占世界水泥消耗量的54%。因此,对高耗能产业的需求也是刚性的。
    中国的能源动态表明能源消费增长过快。2003年到2007年间中国能源年消费总量都接近双位数增长,这是因为与能源密切相关的高耗能产业的快速增长,表明了城市化进程在加速。除非愿意减低经济增长速度和城市化进程,将很难减低能源的需求增长。
    中国能源需求总量的问题是相对于能源储量和人口而言的。以中国的人口,一旦消费,任何资源都将稀缺。中国能源需求总量的问题也是相对于国际市场而言的。不像小国家,需求可以通过国际市场满足而不影响国际市场价格。中国一旦大量稀缺,必将受到国际市场价格上涨的影响。由于人口众多,若不抑制需求,中国的能源希缺性可能会比其他国家严重,中国的国情决定必须节能。


先恶化后改善的两大挑战
    如何理解中国的环境问题?发达国家发展进程的经济增长和环境的关系可以用环境库兹涅兹曲线来描述。之后该理论常被用来说明一个国家的整体环境质量或污染水平会随着经济增长和经济实力的积累呈先恶化后改善的趋势,也即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之间呈现倒U型的形状。
    中国或许可以最终走出一条倒U形曲线,但有两个问题决定了曲线的形状可能与发达国家很不相同。因为首先国际能源和环境背景不一样,高昂的油气价格使得中国由煤向油气转换可望不可及,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会是一个长期的环境问题。
    此外,中国的消费量也决定了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只能在本国生产,今后即使中国有了“在其他低收入国家生产高污染产品”的实力,也没有低收入国家有足够的生产能力为中国提供产品。因此,中国需要强有力的能源环境政策,如果不能改变曲线的总体发展规律,至少需要改变曲线形状的细节,例如让曲线变得更扁平或更早出现顶点。
    因此,中国必须节能减排,而且需要付出的努力会比发达国家大得多。这就有必要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根据中国国情,寻求有效的、最小成本的节能减排,尤其是战略和政策的突破和创新。


政策创新
    发达国家的经验说明,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目标通常不一致。某种能源产品使用效率的提高将降低该能源的消费,然而,消费下降以及随后该能源使用成本的下降将引起需求的反弹,这就是能源经济学的反弹效应理论。许多研究证实了反弹效应的存在,反弹效应使得政府通过提高能源效率而进行节能的努力的结果将比预期更小。
    充分考虑反弹效应能更加准确地衡量和评估可能取得的节能减排效果。如果目前中央政府分发给各省的节能目标是以提高能源效率为主,不涉及市场价格,那么可能得到的结果就会小于目标。在环境评估上,反弹效应也将增加由于能源效率提高带来的温室气体减排预测上的困难。
    除非配合能源价格改革,提高能源效率不一定能降低能源消费总量,也不一定减少排放总量。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提高能源效率,即使不能减少能源消费,也增加了社会福利,是一件好事。
    发达国家的经验还说明,节能减排应当以市场为主,政府行政为辅。大致可以将节能减排分为两个层面:首先是市场能解决的,也就是通过提高能源价格(反映稀缺和环境成本),依靠企业和个人自身动力进行节能减排。其次是市场不能解决的问题,需要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包括投入节能减排资金、绿色贷款、采取特殊政策等等。政府目前的节能减排重心主要是在第二层面。行政措施可能有短期效应,但经济社会成本会很大,且不是长效机制。
    能源替代理论研究整体经济或某一制造业部门的能源、资本和劳动之间的替代关系,它试图说明能源和其他生产投入要素在多大程度上是替代的或是互补的。
    许多研究对各国的能源替代弹性进行估计,结果是各国在不同时期的资本和能源有时具有替代性,有时具有互补性。发达国家的基本总结是:在经济发展的前阶段,新技术资本的投入需要能源配套,这时两者存在互补关系。而能源和资本的替代通常是随着能源价格的提高,节能技术的大量使用,通过节能为目的资本投入使得能源消耗下降。
    对比发达国家的发展进程,现阶段中国的资本投入更多地是伴随能源需求的增长,能源和资本是互补关系。由于中国迫切需要节能减排,那么,要使现阶段中国资本和能源之间出现替代关系,从而提高能源效率,首先要提高能源价格才能引导节能技术的大量使用;其次,节能减排需要资金投入。前者需要能源价格改革,后者需要政府的政策资金支持。
    (作者为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电子邮箱bqlin@xmu.edu.cn

 

(责任编辑 邓瑾 助理编辑 温翠玲)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