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小岗村”,这里有中国FDA 陕西渭南,食品安全改革策源地探秘

此轮改革方案,在监管衔接和内部职能设置等方面充分吸取了渭南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最直接的信号来自北京。2012年至今,国务院食安办等机构频频来此调研。“渭南历史上最成功的两次改革,一次是当年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另一次就是食品安全改革。”

责任编辑:朱红军 曹海东 何海宁 助理编辑 袁端端 实习生 方芳 赖园林玢

眼下只有在渭南,才能看到中国FDA的袖章。 (南方周末记者 蒋昕捷/图)

“渭南历史上最成功的两次改革,一次是当年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另一次就是食品安全改革。”

春节前的突然调研

过去,渭南人总爱告诉外来者:“北京时间”的诞生地不在北京,而在渭南——这里是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

现在,渭南的人更乐于告诉来访者,本轮食品安全机构改革的策源地不在发达的沿海城市,而在渭南——一个更具有样本意义的农业大市和财政穷市。

2013年3月10日,《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公布,当天全中国关注这项改革的基层监管者接近100万人。一位网名“maopark”的基层监管者在工商系统聚集的“红盾社区”里惊呼:“原来国家要搞的是渭南模式,当初怎么没人发现这一点?”

此前国内共有4个地区开展了食品安全监管改革试点。

广东的深圳和顺德搞大部制改革,建市场局,被称为“南派”。

陕西渭南和天津滨海新区搞职能整合,建食药监局,被称为“北派”。

南方周末记者获悉,此轮改革方案,在监管衔接和内部职能设置等方面充分吸取了渭南改革的经验和教训。

其实早在三个月前,端倪已现。2012年12月,时任渭南市市长徐新荣被邀请到全国食安办主任会议上介绍渭南经验。在此前后,全国12个省58个地级市的官员到渭南考察。

2013年1月,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推广渭南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试点经验”。

最直接的信号来自北京。2012年至今,国务院食安办等机构频频来此调研。

“明显带着问题来的,追问体制问题,边看边问。&rd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2)


回复

2014-04-24

食药监管改革至今全国也没形成一种完善完备的监管体系和模式,至今都是在“摸石头过河”,什么时候才能找准方向、找对方法依然是个谜。为什么不借鉴外国一些成熟的监管模式?食药关乎民生大计,刻不容缓,时不我待。

回复

2013-04-01

酒类市场归食品药品监督局了么'

回复

2013-03-22

加强工商就行了,全国工商基层单位和管理经验也是最好的,节约资源,进入角色快。

回复

2013-03-21

cvx

太湖雪。旺财
回复

太湖雪。旺财

2013-03-21

政府机构的经费来源问题,一直是导致以罚代管的大问题。对于不发达地区,完全靠本级财政不现实,靠上级拨付也不有问题。 关键还是管的事情太多,养的人太多,和其它部门的职能重叠太多。

回复

2013-03-21

以前从没听过这地方

回复

2013-03-20

改革进入深水区,可能触动很多人的利益,我党要坚定不移的以为人民服务做为根本的出发点,攻坚克难,迎难而上,渭南模式是改革的“先锋队”,这是这个新时代所需要的。

回复

2013-03-20

渭南近两年的食品药品监管确实做得不错,以前存在管理混乱,部门职责不清,踢皮球的情况,现在整顿好多了,执法工作人员的素质也有很大提高,社会形象已经逐步树立起来了。不过渭南确实是一个农业市,也是穷市,急待发展。希望大家真心关注一下渭南,支持一下渭南,关注一下我国需要发展提高的任何地方,让阳光和温暖照到每个角落。

回复

2013-03-20

利益再分配,不知道老百姓能得到多少实惠!

回复

2013-03-20

呵呵,习总是陕西渭南富平的

2013-03-17

习总不是渭南籍哦……。

回复

2013-03-17

习总不是渭南籍哦……。

回复

2013-03-15

机构改革就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