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纠结,原点和起点——中国FDA进化史

十年前,中国就试图学习美国FDA统一管理,随着官员更迭、出事,部门分歧,中国食品、药品监管办法变成了折中的“综合协调”,虽然协调机构、人员一再升级,但终究不是治本之策。2013年3月10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公布,将整合国务院食安办、工商和质检部门食品、药品监管职能,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责任编辑:朱红军 曹海东 何海宁 助理编辑 袁端端 实习生 方芳 赖园林玢

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工商局在市场监管食品安全的场景。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十年前,中国就试图学习美国FDA统一管理,随着官员更迭、出事,部门分歧,中国食品、药品监管办法变成了折中的“综合协调”,虽然协调机构、人员一再升级,但终究不是治本之策。

几家欢喜几家忧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和魔术师刘谦的口头禅一样,遍布中国各地的数十万食品、药品监管人员等待着最后的奇迹时刻。

确实是“奇迹”,尽管此前有过“剧透”。2013年3月10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公布,将整合国务院食安办、工商和质检部门食品、药品监管职能,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下文简称食药总局)。

正在休假的江苏省一位县级工商系统的科长难耐煎熬,急匆匆地赶回单位,想跟局长谈一谈。这位在工商部门工作了二十多年的食品官员说,他很留恋这个部门,“是不是要离开这儿了?”

有恋恋不舍者,也有兴奋者,比如药监系统。一位市级药监局人士说,现在他们整个局都很振奋,“就像买股票,利好消息”。

事实上,正是国家药监局成立才启动了中国食品安全现代意义上的监管史。过去十年内,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一直在变革之中,现在,那个争议近十年的“分段监管、综合协调”的模式终于走到了尽头。

“没有枪,没有炮,只有一把冲锋号”

尽管在很多人直观看来,此次改革后,原先的药监局可以“不当千年老二了,扬眉吐气了一把”,但这其实来的或许有点晚。

在国家药监局原市场司司长骆诗文的记忆中,早在1998年药监局成立之初,各方的阻力就很大。当时的大背景即要通过机构改革解决药品监管“多头管理、职责交叉、政企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0)


回复

2013-03-20

之前看了菲利普希尔茨的那篇报道,里面有一句话说的是FDA必须以科学和公共健康作为唯二原则,但是扪心自问,现如今,有谁敢挺起胸膛说不曾因其他或政治或利益的驱导而将此二者置之脑后。

lzrzwz
回复

lzrzwz

2013-03-18

拭目以待。

回复

2013-03-17

十年前,中国就试图学习美国FDA统一管理,随着官员更迭、出事,部门分歧,中国食品、药品监管办法变成了折中的“综合协调”,虽然协调机构、人员一再升级,但终究不是治本之策。

回复

2013-03-17

十年牛乳加楼房,无质量,价难忘。

回复

2013-03-17

中国政府的那一套习惯性的阵风式、运动式、整风式、应付式执法,即使再改一百次机构,相信仍然是“问题依旧”!

回复

2013-03-17

还有卖药的啊,假的吧老鼠药

回复

2013-03-17

百姓是锅里的骨头,肉都分光了。

回复

2013-03-16

消费者在遇到问题食品时都不知道该打哪。

回复

2013-03-16

让制药行业重回计划经济,将会解决所有问题。

回复

2013-03-15

深圳药监局的一位官员2000年就来到药监系统,亲历了十年变化,在他眼中,冷静是第一位的,“既没有必要为之兴奋,也不要为之恐惧,权力就是责任。”——很中肯的一句话,无论怎么调整,如果你有对应的监管权力,就要尽监管的义务,并承担监管的责任,权力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 然而对于系统中人,机构的调整撤并却与个人前途、命运息息相关。以食安办为例,新成立的实体机构,上升渠道肯定要比在一个历史悠久、人满为患的老部门要畅快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