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一拍,矿泉水都没了
3月6日去某代表团,看到他们用的水瓶上都贴上了标签,我觉得这个节约用水的做法不错,就拍了照片。7日再去,发现一瓶矿泉水都没有了,原来他们以为记者拍了他们负面新闻。怎么一个好事,因为记者一拍就觉得是负面呢?
3月6日,某代表团用的矿泉水水瓶都贴上了标签
3月6日去某代表团,在会议室看到一个不错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思凡
3月6日去某代表团,看到他们用的水瓶上都贴上了标签,我觉得这个节约用水的做法不错,就拍了照片。7日再去,发现一瓶矿泉水都没有了,原来他们以为记者拍了他们负面新闻。怎么一个好事,因为记者一拍就觉得是负面呢?
3月6日,某代表团用的矿泉水水瓶都贴上了标签
3月6日去某代表团,在会议室看到一个不错的
网络编辑:思凡
过敏了
抱歉,坏事做的太多,能少曝光就少曝光。
这个好像是2块钱的百岁山吧。
依云呀,贵的。他们都知道奢侈了呗。
是啊,这矿泉水多贵呀!别的便宜的都不能喝吗?
依云呀,贵的。他们都知道奢侈了呗。
作为一名算是新闻从业者的读者,说实话看见这篇新闻的时候首先是想说,草木皆兵,可是却不得不不承认的是,现在的真实两个字,大概已经真的不如以前神圣了吧。
记者是不是也要检讨一下,夸大曲解等等的做新闻方式呢?
记者是不是也要检讨一下,夸大曲解等等的做新闻方式呢?
代表们身体宝贵着呢
依云呀,贵的。他们都知道奢侈了呗。
什么心态呢?
还是害怕!为什么害怕?有原因吧!
好事是实干的人想出来的,是干事儿的人,或许是位工作人员。收起来后成了敏感事,是不干事的人想出来的,或许是位领导,一句话都收了。老百姓需要的是哪一位,大家都清楚,纳税人希望自己的钱交给干事儿的人。
依云呀,贵的。他们都知道奢侈了呗。
当官的无才,会里的发言、出策、定板等大事靠的是秘书班子,秘书班子就是其智囊,故开会必带。
据央视报道,根据人大代表的提议,这次两会,为了节约用水,所有代表团用的矿泉水水瓶都贴上了标签。南周的记者发现了这个现象,为什么不追根寻源,及时地更深层次去挖掘报道这样一则好新闻? 不可否认,这位新闻记者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如果拍照的时候加一句赞美,也许工作人员会告诉你更多新闻背后的故事,一则好新闻就这样与他擦肩而过。 由于有些媒体与社会方方面面缺乏沟通,社会上有些人对媒体的作用认识不足,结果一则好新闻引出了一则负面新闻。从这件小事,不是应该引起大家的深思吗?
牛。。。
风声鹤唳!草木借兵!
lishijie同学
神经过敏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