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特别报道·温总理谢幕】温总理的五个侧影

多年后,人们一定会记得关于温家宝的这样一些瞬间:他说话缓慢,常引经据典,会搂着矿工的儿子流泪,蹲在废墟上给被困群众打气,也曾在疾驰的列车上陷入沉思……他在很多场合说过一句话:“请看看那些所谓的伟大的人物,他们现在都到哪里去?都烟消云散了。”

责任编辑:李梁 史哲

2012年7月14日晚,正在成都考察工作的温家宝总理将王佳淇、赵其松、段志秀、郎铮、刘小桦、宋馨懿等6名汶川地震灾区学生请到住地,和他们一起用晚餐。这是温家宝和宋馨懿在一起。 (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图)

编者按

本次两会上,国家领导人即将完成新老交替。事实上,71岁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已多次提到“告别”。

十年奔走,十年辛劳。温家宝领导的两届政府,正当中国转型的关键时期。十年功过毁誉,且待后人评说,正如他退任之前所言,“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本期两会专题报道中,南方周末将目光投向这位老人,关注他这十年的执政之路,追溯他政治人生的种种细节,回望他的泪水与笑脸,焦虑与遗憾。

多年后,人们一定会记得这样一些瞬间:他说话缓慢,常引经据典,会搂着矿工的儿子流泪,蹲在废墟上给被困群众打气,也曾在疾驰的列车上陷入沉思……

2013年3月5日上午,71岁的温家宝做完这一届总理任上最后一个政府工作报告,然后向台下深鞠三躬。

做总理,两届十年,功过自有历史评说。但多年后,人们一定会记得关于他的这样一些瞬间:他说话缓慢,常引经据典,会搂着矿工的儿子流泪,蹲在废墟上给被困群众打气,也曾在疾驰的列车上陷入沉思……

作为大国总理,他坦诚、深入民间的作风,为他在国内赢得“亲民总理”的称号,在国际上也颇具口碑,他登上过《时代》的封面,一度成为Facebook最受关注的政治领导人。

落泪

每逢重大灾难,在第一时间赶抵现场,这已成为总理的惯例。温家宝的特别在于,他常常触景生情潸然泪下。

温家宝任上最近一次公开落泪是在温州动车事故现场,在场的《钱江晚报》记者史春波记录下了这一幕:

2011年7月28日上午11点左右,一辆银色中巴车缓缓开到温州一家酒店楼下,温家宝从车上走了下来。

在和(遇难者)家属交谈时,总理哽咽落泪。“谁都有父母儿女亲人,我的心和大家一样痛。你们失去亲人,就是我的亲人。”总理向他们鞠了一躬说,“人的生命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理赔是对生者的一点安慰。他们要的是公道。相信这件事会合情合理地解决。”

落泪、握手、鞠躬……这是最具温家宝特征的镜头记录,其中有不少照片出自新华社摄影记者姚大伟之手,姚是温家宝的随行记者之一。

姚大伟曾在他的一篇博客中,详细回忆了如何捕捉温家宝在聚源中学落泪的过程:

2008年5月13日上午,总理赶到都江堰聚源中学。他走在废墟上,突然感觉脚下踩着了什么软的东西,是一只白色耐克运动鞋,总理弯腰捡了起来。往前走了一步,又看见一个黑色的书包,上面有大白兔的卡通图案,他又弯腰慢慢捡了起来。

总理当时眼含泪花,望着手中的书包和鞋子,嘴角颤动,半晌说不出话来。我拍下了这个瞬间。总理后来说,这张照片拍出了他当时的心情。

操场上聚集了一群学生的家长,总理握着他们的手说,“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尽全部力量救人。”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血腥味。总理缓缓走到几十具遇难学生的遗体旁,他深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谢小跳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69)


回复

2014-11-15

ok

回复

2014-02-13

制度改革的阻力太大了吧。温总是过于温和的人,上一篇文章里说道他从小在玩游戏的时候就是一个制定和遵守规则的人,他一直会原谅违反游戏规则的人。这种温文尔雅的性格是很难大刀阔斧的改革的。况且若要改革至少也得上下齐心才行。这

2013-03-14

的确难能可贵,但仅仅做好消防员是不够的!在他这个我位置上更重要的是做好制度建设,这样影响才够深远!

回复

2013-05-20

你不妨去了解下蛤蟆家族有几万亿再来发表评论吧!!!

2013-03-12

大家不妨去了解下他家人的情况后再来发表评论吧!!!

回复

2013-04-22

我知道中国贪官腐官很多 但是他却是真的得民心得了天下

2013-03-12

这一幕幕...感人...演得确实好

回复

2013-03-14

面对这个面积庞大、人口众多、问题繁杂的大国,一个人的力量实在太渺小了!但不可否认他确实为繁杂的国事操碎了心,用“居庙堂之高而心忧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形容这位沧桑老人是不为过的。

回复

2013-03-14

面对这个面积庞大、人口众多、问题繁杂的大国,一个人的力量实在太渺小了!但不可否认他确实为繁杂的国事操碎了心,用“居庙堂之高而心忧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形容这位沧桑老人是不为过的。

2013-03-12

亲民总理固然可敬,却不是这个社会最需要的。对于温总理只能说一句,形势严峻,能力有限。从他的谢幕报告中我听到了愧疚和无奈。。。

回复

2013-03-14

的确难能可贵,但仅仅做好消防员是不够的!在他这个我位置上更重要的是做好制度建设,这样影响才够深远!

回复

2013-03-12

大家不妨去了解下他家人的情况后再来发表评论吧!!!

回复

2013-03-12

一个人要想13亿人的事情,谁也不能面面俱到。

回复

2013-03-12

一个人要想13亿人的事情,谁也不能面面俱到。

回复

2013-03-12

这一幕幕...感人...演得确实好

回复

2013-03-12

一个合格的总理,让人敬佩,感谢您....

回复

2013-03-12

亲民总理固然可敬,却不是这个社会最需要的。对于温总理只能说一句,形势严峻,能力有限。从他的谢幕报告中我听到了愧疚和无奈。。。

回复

2013-03-11

白乐天《放言》之三: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回复

2013-03-11

“南方”不吝版面洋洋洒洒“温情”汹涌,真是“爱憎分明”啊。 读此,想到了白乐天《放言》之三: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回复

2013-03-11

总理的点点滴滴我们大家肯定都铭记于心,甚至将来我们的孩子也会艳羡我们这个年代出这么个好总理.总理让大家的心窝倍儿暖,谢谢!温总理.

回复

2013-03-11

看视频我哭了,但是看这报道没太多的感动

回复

2013-03-11

厚道者长寿

回复

2013-03-11

功过历史自有评论

回复

2013-03-10

总理的从政十年是让我们感动的十年,也是中国多灾的十年,的确发生了不少的事情,水灾、雪灾、地震、非典、矿难等等,我们也看到了总理的辛劳,现在卸任了,就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永远记住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