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以国家秘密为由拒绝公开全国土壤污染信息

2月24日,北京律师董正伟收到了环保部的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对于他请求公开“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方法和数据信息”的申请,环保部以“国家秘密”为由拒绝公开。此前,不少政府机关都曾以“国家机密”为由拒绝公民的信息公开申请。

白银市是甘肃省重要的工业城市,20世纪6、70年代以来,当地工业企业将污水排入四龙镇东大沟的小河中,村民长期用河水浇灌土地,导致部分耕地受重金属污染而弃耕。白银市为此投资650万元对白银市四龙镇民勤村东大沟的65亩土地进行重金属污染土壤改良。图为2011年10月16日,在甘肃白银市四龙镇民勤村东大沟,工人把掺杂了化学试剂的受污染土壤埋入改良工程淋洗池中。 (新华社记者 聂建江/图)

《法制日报》消息,2月24日,北京律师董正伟收到了环保部的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对于他请求公开“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方法和数据信息”的申请,环保部以“国家秘密”为由拒绝公开。

2006年7月18日,环保总局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启动了经费预算达10亿元的全国首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6年多过去,这次调查的数据依然没有公布。

董正伟称,2013年1月30日,他通过在线提交和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图片编辑:李夏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68)


回复

2013-12-30

什么是国家秘密》?????????

回复

2013-12-30

为什么不能公开 有能力污染 就没能力承认 我们在逃避什么 难道要把这些问题留给子孙后代吗

回复

2013-03-09

环保部以国家秘密为由拒绝公开全国土壤污染信息

回复

2013-03-08

土壤污染状况数据关系到每个公民的生命健康和居住环境安全问题,事关公共利益, 土壤污染信息是“国家秘密”?

回复

2013-03-07

你们可以看,我们不能看。 因为那里是你家的菜地。

回复

2013-03-05

花了纳税人10亿元进行的调查,到目前已经过去了7年,什么问题还不能解决下来?就算是立法的话都可以走完全部的流程了。我就想问问这两个部门把钱都花到哪里去了?涉及到14亿人口每个人切身利益的事情怎么就成了国家机密不能公开?

回复

2013-03-05

"拒绝公开全国土壤污染信息"? 是没有土壤污染的信息吧,这种部门平时都是不干实事的,连最简单的信息收集工作估计都没有,俨然又是一个“统计局”!

回复

2013-03-03

也不知道我家那边污染严重不

回复

2013-03-02

132434

回复

2013-03-02

现在的环保部门早就不是清水衙门了!

2013-03-02

当权者要GDP,无良企业要利润,所以他们相互勾结、狼狈为奸,做了许多断子绝孙、丧尽天良的事。而这些事一旦公布出来就会危及这些人的权利、地位,危及当局的形象,所以他们不敢公布。不敢公布的最好理由就是国家机密!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是有人能在两会上直接向最高当局提问。

回复

2013-03-02

当权者要GDP,无良企业要利润,所以他们相互勾结、狼狈为奸,做了许多断子绝孙、丧尽天良的事。而这些事一旦公布出来就会危及这些人的权利、地位,危及当局的形象,所以他们不敢公布。不敢公布的最好理由就是国家机密!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是有人能在两会上直接向最高当局提问。

回复

2013-02-28

什么是“国家机密”?找托词也要有点水平,别那么不要脸。

回复

2013-02-28

为什么不说实话呢?环保部门,土地污染是关系到人生存,这可是大问题。要解决这问题需要人类共同的努力。再说这责任并不是要让你们这部门自己扛着。

回复

2013-02-28

空气污染不公布庶民自知,土地污染是隐形的,有关部门不公布自有其中的苦楚,谁来承担此汚染责任。

回复

2013-02-28

多行不义必自毙

iamwql
回复

iamwql

2013-02-28

国家秘密,为啥秘密,哪能自说自话; 何来国家秘密,请拿出证据。

411574313
回复

411574313

2013-02-28

不公开但能有效遏制不,假如啥都做不了就等着纸包火的结果吧

回复

2013-02-28

“国家秘密”只是某些权力机关的遮羞布,我们想揭开这块遮羞部,他们的“隐私部位”就会显现出来! 揭还是不揭呢?

回复

2013-02-28

在两难的抉择面前,政府选择了维护"国家机密"。然而,在公众申请公开信息和政府处理敏感信息之间,一个"涉及到国家机密"的堂而皇之的理由让政府有相当大的操作空间,同时也助长了政府不作为的空间,公民权利的正当保护在哪里?

回复

2013-02-28

在两难的抉择面前,政府选择了维护"国家机密"。然而,在公众申请公开信息和政府处理敏感信息之间,一个"涉及到国家机密"的堂而皇之的理由让政府有相当大的操作空间,同时也助长了政府不作为的空间,公民权利的正当保护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