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2年书单(之一) 金融危机为何一直会发生?

2012年我的读书主要关注两大主题。一是互联网繁荣时代已经有20年了,早就有人说,随着21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的破灭,这一次突破性的产业革命也已经结束。另一个话题是,“全球金融危机为何一直会发生?”这是我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来一直在思考的课题。

责任编辑:刘小磊

易宪容(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2012年我的读书主要关注两大主题。一是互联网繁荣时代已经有20年了,早就有人说,随着21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的破灭,这一次突破性的产业革命也已经结束。不过,随着乔布斯的iPhone和iPad的出现,看来革命不仅没有结束,而仅仅是个开始。最近我重新又把艾萨克森的《乔布斯传》(管延圻等译,中信出版社,2011)读了一遍,这种感觉更为明显。

2012年,苹果公司的股票价格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震荡。这家全球市值最大公司的股价,从2012年9月起暴跌了35%。何也?其实这是一个很耐人寻味的问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思凡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43)


回复

2013-02-23

之前的计划经济是失败的,设想的按需分配也不太靠谱,但是,当整个世界都是从为私出发的时候,很有必要有人从为公出发,否则整个大环境就会像现在严重破坏的环境一样,乌烟嶂气

回复

2013-02-21

源之不正,流何以清,很对,很对。

2013-02-19

我并不欣赏这种修修补补的做法,根本的问题没解决,修补起来可能补不胜补,最后更是于事无补。 源之不正,流何以清?

回复

2013-02-21

现代人的一生,可能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是用来攀比和追求各种莫明其妙的东西?欲求不达时不眠不休,欲求满足时又有了新的欲求,了无止境!所以很不希望再把爱凤6搞出来。

2013-02-20

人的欲求可说是无止境,无论生产力再怎么发达也好,地球也不足以提供按需分配的资源。唯寄望于人们观念觉悟的极大提高,但纵观现代人的一生,除了生存所需的努力外,还有多少时间和精力是用来攀比和追求各种莫明其妙的东西?欲求不达时不眠不休,欲求满足时又有了新的欲求,了无止境! 随着网络的发达与及终端设备的变革,网络终会变成一个越来越真实的虚拟世界,大部份的欲求或许可以在网上得以体验,一生中有一床一电脑一网络就足矣。也许败是科技,成也是科技。

回复

2013-02-21

正确出发点当然很重要,只是就像攀登陌生的高山一样,山脚下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作为起点,中途迷路总得找路吧。人类社会组织和经济本来就是很复杂的东西,每个国家发展的起点都不会完全一样,没有现成的绝对正确的道路可走,这就要求在发展过程中具备不停地修正的能力,而且还要保证这种变化是朝好的方向发展。

2013-02-19

我并不欣赏这种修修补补的做法,根本的问题没解决,修补起来可能补不胜补,最后更是于事无补。 源之不正,流何以清?

回复

2013-02-20

人的欲求可说是无止境,无论生产力再怎么发达也好,地球也不足以提供按需分配的资源。唯寄望于人们观念觉悟的极大提高,但纵观现代人的一生,除了生存所需的努力外,还有多少时间和精力是用来攀比和追求各种莫明其妙的东西?欲求不达时不眠不休,欲求满足时又有了新的欲求,了无止境! 随着网络的发达与及终端设备的变革,网络终会变成一个越来越真实的虚拟世界,大部份的欲求或许可以在网上得以体验,一生中有一床一电脑一网络就足矣。也许败是科技,成也是科技。

2013-02-19

乔布斯推出的每一个产品(无论是iTunes,还是iPhone和iPad),都改变了现代企业的生产模式,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创造了新的消费模式(由现代工业社会的规模化生产与消费转变为量身订制的生产模式及消费理念,这将引导人类的消费观念出现重大变革)。这就是乔布斯苹果产品的伟大所在。 ——这话说的实在是太过分了,无非是发明了新的玩意儿,制造了新的需求,刺激了人的物欲而已。人的物欲难道还不够强烈吗?“伟大”这个词用完全不是地方,不说它邪恶就不错了。

lwtz
回复

lwtz

2013-02-19

资本社会市场经济是在人性基础上自然生长出来的,好处坏处明摆在那里,此外,理性和智慧是这个社会仰赖的另一种基础,自由民主又是这个社会崇尚的,拥有这些条件够不够呢,能不能保证每天都有新发明新创造呢,大概不能,只能尽量做好,对待疾病与开发一款新产品都需要做精致的分析研究,好在西方人擅长这一点,打补丁也好,洗血换肾也好,资本社会有自私的一面,也有法制的一面,也有接受吸收新观点新方法的一面,他不是讳疾忌医的社会

2013-02-19

我并不欣赏这种修修补补的做法,根本的问题没解决,修补起来可能补不胜补,最后更是于事无补。 源之不正,流何以清?

回复

2013-02-19

我并不欣赏这种修修补补的做法,根本的问题没解决,修补起来可能补不胜补,最后更是于事无补。 源之不正,流何以清?

lwtz

2013-02-19

马列再加毛(毛信马列嘛),相信历史呈螺旋上升,从经济角度看,就是生产力的不断解放、不断提升其能力。封建制度比奴隶制度有利于生产力,资本制度又比封建制度更有利于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其优越之处也在更能整合社会生产力。马恩对资本社会的分析导致这样的结论: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与生产过程的社会性相矛盾!再由这一破坏性结论推导出建设性结论,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实行生产资料的公有和保证社会性生产的计划经济!这样的实验条件不错,道义原则加(社会经济的)科学手段,理应把资本比下去,生产力理应得到有史以来空前大解放。 由于革命和战争,相信并卷入了这种理论实践的国家有几十个,覆盖了非典型西方文化区域和典型的东方文化区域,涉及人口达十至二十亿,时间持续50年(至少两代人),实验结果:无例外的失败。 最彰显的事实是:社会主义下的生产力不及、不敌他宣称将战胜的资本主义生产力!社会主义不仅没有空前地解放(一劳永逸地解决)社会生产力,而且他禁锢、束缚生产力达到了空前深刻的程度;计划经济是建立在批判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即自由经济)生产盲目性的基础之上的,实验结果给出正好相反的数据、事实,计划经济对社会需求更为盲目更无把握,更脱离实际…… 于是,在没有遭受外部资本势力直接打击阻止的情况下,只是在两相比较,和平竞争的情况下,社会主义实验自生自灭了。反观资本社会,尽管不时发生危机,引得人们惊声尖叫,但整体社会拒绝社会主义革命,他们老老实实的找破绽查漏洞,哪里出问题就在哪里打补丁

回复

2013-02-19

指控很有力呀,让我慢慢组织一下辩护词吧,真的是一下想不好。

lwtz

2013-02-19

马列再加毛(毛信马列嘛),相信历史呈螺旋上升,从经济角度看,就是生产力的不断解放、不断提升其能力。封建制度比奴隶制度有利于生产力,资本制度又比封建制度更有利于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其优越之处也在更能整合社会生产力。马恩对资本社会的分析导致这样的结论: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与生产过程的社会性相矛盾!再由这一破坏性结论推导出建设性结论,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实行生产资料的公有和保证社会性生产的计划经济!这样的实验条件不错,道义原则加(社会经济的)科学手段,理应把资本比下去,生产力理应得到有史以来空前大解放。 由于革命和战争,相信并卷入了这种理论实践的国家有几十个,覆盖了非典型西方文化区域和典型的东方文化区域,涉及人口达十至二十亿,时间持续50年(至少两代人),实验结果:无例外的失败。 最彰显的事实是:社会主义下的生产力不及、不敌他宣称将战胜的资本主义生产力!社会主义不仅没有空前地解放(一劳永逸地解决)社会生产力,而且他禁锢、束缚生产力达到了空前深刻的程度;计划经济是建立在批判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即自由经济)生产盲目性的基础之上的,实验结果给出正好相反的数据、事实,计划经济对社会需求更为盲目更无把握,更脱离实际…… 于是,在没有遭受外部资本势力直接打击阻止的情况下,只是在两相比较,和平竞争的情况下,社会主义实验自生自灭了。反观资本社会,尽管不时发生危机,引得人们惊声尖叫,但整体社会拒绝社会主义革命,他们老老实实的找破绽查漏洞,哪里出问题就在哪里打补丁

回复

2013-02-19

乔布斯推出的每一个产品(无论是iTunes,还是iPhone和iPad),都改变了现代企业的生产模式,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创造了新的消费模式(由现代工业社会的规模化生产与消费转变为量身订制的生产模式及消费理念,这将引导人类的消费观念出现重大变革)。这就是乔布斯苹果产品的伟大所在。 ——这话说的实在是太过分了,无非是发明了新的玩意儿,制造了新的需求,刺激了人的物欲而已。人的物欲难道还不够强烈吗?“伟大”这个词用完全不是地方,不说它邪恶就不错了。

回复

2013-02-19

不知所云。

回复

2013-02-19

苹果,再一次定义了互联网是绝对创新的产业特征,不创新哪怕是苹果这个引领者,其市场价值也会下滑。以“断层线”解释全球金融危机非常形象,尤其是对引发断层线三个产生根源的归纳,再一次领会思想的魅力。

回复

2013-02-19

记得暑假的时候去北师大参加复杂系统的夏令营,一个研究经济的老师说金融危机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行为,是无法避免的,但也不是一定是坏事。

lwtz
回复

lwtz

2013-02-19

马列再加毛(毛信马列嘛),相信历史呈螺旋上升,从经济角度看,就是生产力的不断解放、不断提升其能力。封建制度比奴隶制度有利于生产力,资本制度又比封建制度更有利于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其优越之处也在更能整合社会生产力。马恩对资本社会的分析导致这样的结论: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与生产过程的社会性相矛盾!再由这一破坏性结论推导出建设性结论,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实行生产资料的公有和保证社会性生产的计划经济!这样的实验条件不错,道义原则加(社会经济的)科学手段,理应把资本比下去,生产力理应得到有史以来空前大解放。 由于革命和战争,相信并卷入了这种理论实践的国家有几十个,覆盖了非典型西方文化区域和典型的东方文化区域,涉及人口达十至二十亿,时间持续50年(至少两代人),实验结果:无例外的失败。 最彰显的事实是:社会主义下的生产力不及、不敌他宣称将战胜的资本主义生产力!社会主义不仅没有空前地解放(一劳永逸地解决)社会生产力,而且他禁锢、束缚生产力达到了空前深刻的程度;计划经济是建立在批判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即自由经济)生产盲目性的基础之上的,实验结果给出正好相反的数据、事实,计划经济对社会需求更为盲目更无把握,更脱离实际…… 于是,在没有遭受外部资本势力直接打击阻止的情况下,只是在两相比较,和平竞争的情况下,社会主义实验自生自灭了。反观资本社会,尽管不时发生危机,引得人们惊声尖叫,但整体社会拒绝社会主义革命,他们老老实实的找破绽查漏洞,哪里出问题就在哪里打补丁

回复

2013-02-19

第三产业有很多并不创造价值,它只是财富的分配器。

2013-02-19

共产主义失之于空乏,马克思只是按推理作了一个大体的描述,到目前为止应说还是失之于空乏的,而资本主义太现实,现实到几乎顺从于人性的恶念,总是追求超过应得的利润。 抛开主义之争不谈,单就金融危机来说,不外是金融衍生品作祟,金融衍生品有没有用?应该还是有价值的,问题是这里面的价值有多大?与工业农业比怎样?是不是更好赚钱?这才是问题的实质:过度追求其实不属于自已的蛋糕。 个人觉得,一个社会的财富其实都是农业和工业产出来的,其他的行业或统称为第三产业,不过是有了财富后一个再分配的过程,其本质并不会产生财富,说句不好听的,第三产业就比如有钱人已赚钱到手要消费了,吃了肉了把骨头和汤拿出来大家再抢一轮罢了。所以,重工、重农才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增加财富的根本,第三产业也重要,但如果超过工农,比工农更好赚钱,那这个社会总体来说还是有失公平的,所谓的产品极大地丰富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西方国家第三产业发达,甚至超过第一第二产业,并能维持着不动乱,很大一部份原因是其第一第二产业通过各种方式外包出去了。而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当下,其实有着足够自强自信的理由。构建更公平的国际秩序,理应给付出艰辛血汗的中国工人与及严重环境恶化的国土以足够的回报。

回复

2013-02-19

共产主义可能有别的问题,但并不空乏,计划经济时连粉丝麻酱上面都为大家想好了。

2013-02-19

共产主义失之于空乏,马克思只是按推理作了一个大体的描述,到目前为止应说还是失之于空乏的,而资本主义太现实,现实到几乎顺从于人性的恶念,总是追求超过应得的利润。 抛开主义之争不谈,单就金融危机来说,不外是金融衍生品作祟,金融衍生品有没有用?应该还是有价值的,问题是这里面的价值有多大?与工业农业比怎样?是不是更好赚钱?这才是问题的实质:过度追求其实不属于自已的蛋糕。 个人觉得,一个社会的财富其实都是农业和工业产出来的,其他的行业或统称为第三产业,不过是有了财富后一个再分配的过程,其本质并不会产生财富,说句不好听的,第三产业就比如有钱人已赚钱到手要消费了,吃了肉了把骨头和汤拿出来大家再抢一轮罢了。所以,重工、重农才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增加财富的根本,第三产业也重要,但如果超过工农,比工农更好赚钱,那这个社会总体来说还是有失公平的,所谓的产品极大地丰富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西方国家第三产业发达,甚至超过第一第二产业,并能维持着不动乱,很大一部份原因是其第一第二产业通过各种方式外包出去了。而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当下,其实有着足够自强自信的理由。构建更公平的国际秩序,理应给付出艰辛血汗的中国工人与及严重环境恶化的国土以足够的回报。

回复

2013-02-19

很有可能人类未知的新途径要在发达国家开辟,但我坚信这新的途径一定是社会主义。当然不能照抄过去的版本,需要重新设计。

2013-02-19

lwtz网友大体说了目前的困境,烽火台网友写了各产业区别和联系,简单分析一下他们的表述,应该可以说不受充分约束的个人,群体或者国家总是倾向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这导致了社会结构不平衡。 远的说奴隶社会,奴隶主受最小限制逐利,结果奴隶制度消亡了。如今许多群体依靠自身的地位、行业的特殊性也在努力摆脱约束追逐利润,如社会管理者不受监督大搞垄断或是滥发货币,金融精英不停造新的概念新的手段超前于金融监管条例谋取利润,发达国家依靠货币强势地位寻找全球廉价代工输出纸币进口商品,大家还可以举很多例子。 我个人认为,这些根源都只不过是出于人类个体逐利的天性,不受约束的话这种天性不惜无限放大。所以对于一个经济体,不论是理论、实践、市场、各种管理机构、法律法规,如果不能从尊重人类的天性和实施合理地约束这两个出发点讨论并实践的话,恐怕不会是一个好的经济体。只可惜,对于地球人类目前的水平,这两点还是不好完美解决的。只能说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这两点上的研究和实践,确实比其他国家领先了一些。 如果哪个国家想过得更好,是不是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或者是在发达国家的基础上再开辟人类未知新的途径?

回复

2013-02-19

哈哈!这哪里还是在评论老易的文章,简直就成了我们几个人的沙龙,我,pvdd,lwtz,现在又来了烽火台。虽然我这个拥共派是少数,和大伙的意见差距较大,但也愿意和诸位讨论,确实学了一些东西,但愿真理越辩越明。用“约束”这个词来概括,我认为概括的好。社会主义实际上就是一种约束,是对自由的约束,这一说起来话就太长了。社会主义现在最大的问题正如pvdd所言,是那一亩三分地上的庄稼还不怎么样,至于理论好不好那是次要的,这让我为社会主义寻找辩护词很费力。弗里德曼对共产主义的批判也很有力,我看了以后也一时不知如何下嘴。但无论如何我还是爱看大家写的评论,甚至比原文更有趣。

回复

2013-02-19

谈不上什么深刻了,我只是工程专业的学生,书也没读几本,只是相关的八卦新闻看多了,对这些问题略有所闻而已,刚好碰到有人在这好好分析,就高兴参与讨论罢了。从工程专业的角度来看,一个理论好不好,我还是希望尽量能从实际结果来判断的。搞理论的可能还真都是脑子好使的人,一个笔头几张白纸什么都能写;我就没那个本事,不亲眼看到那一亩三分地长出点好东西来,就怎么都不能信这地有多好。

2013-02-18

感觉你对社会问题的思考是很深的,西方社会基本形成大众-管理者-资本家相互约束的形式这是我头一次听说,很有道理,是一种深刻的总结。

回复

2013-02-19

lwtz网友大体说了目前的困境,烽火台网友写了各产业区别和联系,简单分析一下他们的表述,应该可以说不受充分约束的个人,群体或者国家总是倾向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这导致了社会结构不平衡。 远的说奴隶社会,奴隶主受最小限制逐利,结果奴隶制度消亡了。如今许多群体依靠自身的地位、行业的特殊性也在努力摆脱约束追逐利润,如社会管理者不受监督大搞垄断或是滥发货币,金融精英不停造新的概念新的手段超前于金融监管条例谋取利润,发达国家依靠货币强势地位寻找全球廉价代工输出纸币进口商品,大家还可以举很多例子。 我个人认为,这些根源都只不过是出于人类个体逐利的天性,不受约束的话这种天性不惜无限放大。所以对于一个经济体,不论是理论、实践、市场、各种管理机构、法律法规,如果不能从尊重人类的天性和实施合理地约束这两个出发点讨论并实践的话,恐怕不会是一个好的经济体。只可惜,对于地球人类目前的水平,这两点还是不好完美解决的。只能说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这两点上的研究和实践,确实比其他国家领先了一些。 如果哪个国家想过得更好,是不是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或者是在发达国家的基础上再开辟人类未知新的途径?

回复

2013-02-19

共产主义失之于空乏,马克思只是按推理作了一个大体的描述,到目前为止应说还是失之于空乏的,而资本主义太现实,现实到几乎顺从于人性的恶念,总是追求超过应得的利润。 抛开主义之争不谈,单就金融危机来说,不外是金融衍生品作祟,金融衍生品有没有用?应该还是有价值的,问题是这里面的价值有多大?与工业农业比怎样?是不是更好赚钱?这才是问题的实质:过度追求其实不属于自已的蛋糕。 个人觉得,一个社会的财富其实都是农业和工业产出来的,其他的行业或统称为第三产业,不过是有了财富后一个再分配的过程,其本质并不会产生财富,说句不好听的,第三产业就比如有钱人已赚钱到手要消费了,吃了肉了把骨头和汤拿出来大家再抢一轮罢了。所以,重工、重农才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增加财富的根本,第三产业也重要,但如果超过工农,比工农更好赚钱,那这个社会总体来说还是有失公平的,所谓的产品极大地丰富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西方国家第三产业发达,甚至超过第一第二产业,并能维持着不动乱,很大一部份原因是其第一第二产业通过各种方式外包出去了。而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当下,其实有着足够自强自信的理由。构建更公平的国际秩序,理应给付出艰辛血汗的中国工人与及严重环境恶化的国土以足够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