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国防务年鉴·文韬武略】上兵伐谋
2012年,中国军工科技和武器大跃进:蛟龙下海,神九升空,航母入列,神秘的歼-31惊鸿一瞥,海军舰队多次从容地穿越钓鱼岛附近海域,解放军大规模参与海洋权益保护。不同以往,这些井喷式的进步,并没有触发“中国威胁论”狂潮。止戈为武,发展武器是为了反对武器的使用,这一传统中国战略文化的传播,正有赖于军事外交的拓展。
责任编辑:姚忆江 实习生 杨宝璐
从“和谐”到“攻势”并用,2012年的中国军事外交显得更加灵活变幻。
在中国人的战略思想中,外交活动要优先于军事行动,只有在谋略、交往都解决不了问题时,才会考虑诉诸武力。
军事外交历来是大外交中最为敏感、脆弱的领域。2012年,中国军工科技和武器大跃进:蛟龙下海,神九升空,航母入列,神秘的歼-31惊鸿一瞥,海军舰队多次从容地穿越钓鱼岛附近海域,解放军大规模参与海洋权益保护。
不同以往,这些井喷式的进步,并没有触发“中国威胁论”狂潮。止戈为武,发展武器是为了反对武器的使用,这一传统中国战略文化的传播,正有赖于军事外交的拓展。
“围棋”逻辑
一套“新拳法”在中菲黄岩岛危机中套路初现。
2012年的军事外交高潮,萌发于春夏之交,中国周边出现严峻而复杂的形势。重压之下,中国大胆抛弃“中国威胁论”的紧箍,在多次派出舰艇、举行军演威慑对手,同时跳出与邻国无休无止的简单纠缠,直接与美国对话。
2012年4月24日,黄岩岛对峙进入第十四天,中菲海上力量正处于胶着状态,中国意识到破解僵局之道远在大洋彼岸,派出国防部长梁光烈访美。
当时,阿基诺三世领导下的菲律宾政府满怀信心地认定:美国将在南海争端中对其施以援手。你来我往,梁光烈访美时机的确很敏感,美菲“2+2”谈判代表们坐过的板凳尚有余温。
“中国军方的行动,将根据国家的外交需要。现在是中国的外交部门和有关海事部门应对处理这个问题。”梁光烈部长的言外之意是,如果中菲之间的外交行动不奏效,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思凡